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9-04 浏览次数:5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b>
  • 1. 小君进入青春期后,总爱和父母顶嘴,对着干,却又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理解、支持与呵护。这种现象反映的是青春期的(    )
    A . 勇敢与怯懦 B . 闭锁与开放 C . 反抗与依赖 D . 顺从与叛逆
  • 2. 七年级的几个学生在一起谈论自己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A . 我的身高在一年内增长了8厘米 B . 我的喉结变大了,开始长胡须了 C . 我开始喜欢唱歌了,也没有那么胆小了 D . 我的体重增加得很快,今年增重了5千克
  • 3. 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下列词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激情 B . 自尊 C . 懒惰 D . 宽容
  • 4.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改革先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的荣誉称号。“改革先锋”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彰显着进步,鼓舞着我们的斗志。下列对榜样认识正确的有(    )

    ①好的榜样能够使我们实现青春的所有梦想

    ②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人人都应成为榜样式的人物

    ④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 5.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怎么像女孩子一样娇气;她是女孩子,你要让着她……”这说明(    )
    A . 男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B . 男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 . 人们对性别的认识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D . 无论男生女生都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 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选项中,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
    A . 失败是成功之母,犯点错没什么 B . 人生没有完美,只需做点善事 C . 做事情要适当地摆脱规则的束缚 D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7. 2019年1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带领全家脱贫的自强少年孙东海出生于一个特级贫困的家庭,父亲右手残疾,母亲神志不清,家里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妹妹。刚上高一的孙东海,边学习边养家,带领全家摘掉了贫困帽。孙东海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自强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

    ③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④自强的人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超越自己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19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吴明兰表示,建议将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段提前,可以调整到14周岁以前甚至12周岁以前,并加大惩处力度。此外,家长、学校社会要联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因此,对于未成年的我们来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 B . 树立法律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C . 磨砺坚强意志,增强自控能力,战胜自我 D . 青春就应该肆意放纵,不用抵御不良诱惑
  • 9. 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小元以为自己在期中考试中会像过去一样取得班级第一名,可由于发挥失常,只取得了第八名。因此,他的情绪很低落。导致他情绪低落的因素是(    )
    A . 个人的生理周期 B . 对某件事的预期 C . 周围的舆论氛围 D . 自然环境的影响
  • 10. 下列成语表达的情绪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 . 大喜过望 B . 悲喜交加 C . 喜上眉梢 D . 双喜临门
  • 11. 下列适用于愤怒情绪管理方法的有(    )

    ①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

    ②自我提醒,避免情绪失控

    ③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④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下列关于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②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③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④情绪是稳定的,情感是复杂的、不稳定的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的“情”指的是(    )
    A . 情绪 B . 情感 C . 情趣 D . 情操
  • 14.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019年春季开学,全国各地不少中小学的师生共同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致敬祖国,表达爱国情感。下列古诗词中,表达同样情感的有(    )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的体现。下列活动或行为传递出正能量的有(    )

    ①为共享单车贴上广告

    ②自愿参加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

    ③校运会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其他同学助威加油,为班集体的荣誉共同努力

    ④个别毕业生为了发泄情绪给母校“留下”了满地的书本和废弃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下面漫画的作者创作此漫画的意图是想揭示(    )

    ①团队的价值

    ②团结的力量

    ③逆境的意义

    ④挫折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在指挥交响乐团时强调了三个音,即“起音”“专业音”“团队音”。如果把我们的班级比作一支乐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个音”的含义的是(    )
    A .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 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C . 同心协力,团结奋斗 D . 管好自己就行,集体的事与我无关
  • 18. 东南亚朋友说“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说“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说“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与这些地区的朋友所说的寓意最接近的中国俗语是(    )
    A .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十 B .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C .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D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9. 小海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同时是学校书法社团的团长,还是学校公益团队的一员。这说明(    )

    ①我们可以属于多个集体

    ②一个人只能属于一个集体

    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④角色不同,但我们承担的责任都是相同的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20. 小雅加入了班级合唱队。在排练吋,她觉得自己的嗓音难听不敢张嘴。架不住同学们的“威逼利诱”,她终于鼓足勇气决定试一试,却惊喜地发现,周围没有人嘲笑她,有的只是鼓励的微笑和掌声……她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演出。小雅的成功告诉我们(    )

    ①集体的温暖能促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

    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集体的帮助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

    ④集体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在自习课上,当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的时候,张晓抬起头来想跟别人说与学习无关的话。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你应该告诉他(    )
    A . 凡事要以自己为中心,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B . 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是一致的,从个人角度出发,对集体不会造成危害 C . 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矛盾时,应先顾及个人意愿 D . 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矛盾时,应自觉服从集体规则
  • 22. 下列属于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的有(    )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宪法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17八上·井陉矿开学考)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_的公民。(    )
    A . 十四周岁 B . 十六周岁 C . 十八周岁 D . 二十周岁
  • 24. 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了火警电话119谎称学校失火。消防人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刘某谎报火情。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
    A . 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 B . 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C . 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 .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 25. 云南省曲靖市网络禁毒教育基地是中国首家3D网上禁毒教育基地运用3D、VR技术,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飞碟太空舱等形式在网络上向青少年循序渐进地讲解毒品知识毒品危害。上述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司法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家庭保护
  • 26.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表明(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 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D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27. 2019年4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知要求未成年人节目不得渲染暴力、血腥、恐怖,不得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不得肯定、赞许未成年人早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保护 B . 能够杜绝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节目的出现 C . 值得赞扬,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司法保护 D . 有利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28. 在法律活动课的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

    ③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b>简答题(8分)</b>
  • 29. 下面是小林学习时看到的两幅宣传图片。

    1. (1) 简要回答小林看了上述两幅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2. (2) 为了获得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怎么做?
三、<b>辨析题(10分)</b>
  • 30. 网上爆出,某省一所中学规定男女生必须分区域就餐,否则违者将被扣分,而且还有禁止男女生校内结伴而行等规定。该规定有50项扣分项及10项加分项,累计扣除25分将会被勒令退学。学校给出的理由是防止学生早恋。该规定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

    请从男女生交往的角度,对该学校实行男女生分区域就餐等规定防止学生早恋的做法进行评析。

四、<b>分析说明题(12分)</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西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出现了一个“学霸班”,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52班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全班23人,18人上线并全部被录取(含保送),升学率高达78.26%。录取的还是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考研的过程中,已经保研的同学自发为考研同学补习功课。该班级的励志故事迅速成为学校师生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在考研过程中,该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不是孤独地在战斗。想去同一所大学的同学,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群,群里的资料完全共享。刘鹏说:“我们班里是完全没有恶性竞争现象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互激励、相互帮助,该班黄金校区12栋503室的女学生全部考研成功,男生宿舍4栋421室的学生全部考入北京科技大学。

    1. (1)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好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
    2. (2) 152班的成功启示我们为了让和声更美,需要我们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 (3) 在看了152班的成功后同学们纷纷表态,表示自己将尽最大努力为把本班建设成美好班集体弹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你认为同学们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五、<b>综合探究题(14分)</b>
  • 3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

    为了进一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反腐不停歇,“打虎”不停步,党和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美……

    从党的十九大闭幕到2018年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鲁炜、冯新柱、李贻煌等中管干部77人

    2019年4月9日,北京三中院公开宣判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刘强受贿、破坏逃逸一案,判处被告人刘强有期徒刑十二年

    探究二: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葹。新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拒退押金、恶意搭售这些侵权行为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同时,恶意刷好评、擅自删差评的行为也被明令禁止。

    探究三:2019年5月28日,深圳南山区“反校园欺凌”法治教育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德学校举行。“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法、守法、知法。校园欺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应该在每名同学心中牢牢扎根。”在启动仪式上,海德学校七年级(5)班学生代表发表感言。

    1. (1) 研究一上述新闻共同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重要观点?
    2. (2) 结合上述探究材料二说说法律法规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3. (3) 紧扣探究三,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应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