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罗湖区、福田区、龙华区2019届九年级下...

更新时间:2019-07-29 浏览次数:2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 婷(pīn)     妖(ráo)     摇(yì)      自惭形(huì) B . (hài)     言(zhēn)    词(dùn)     孜不倦(zī) C . (huì)     恣(suī)     拮(jù)      前后继(fū) D . (yǒu)    养(rú)      桥(jiàn)     走无路(tóu)
  •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 B . 深圳人才公园美不胜收 , 市民置身其中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 C .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 . 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手机卡上贴层膜,可有效防止互联网传输和存储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不被泄露。 B . 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不仅让国人自豪和欢呼,也使外国人惊叹不已。 C . 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 . 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 4.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

    ②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

    ③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

    ④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

    ⑤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

    ⑥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

    A . ④③⑥⑤①② B . ④⑥③⑤①② C . ②④⑥③⑤① D . ②①④⑥③⑤
  • 5.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 “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
二、<b >句子默写</b>
  • 6. 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 (1) 三年谪宦此栖迟,。(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2)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3) 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
    4. (4) 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5. (5) 小园几许, 。(秦观《行香子》)
    6.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7. (7)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 (8)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展现诗人昂扬的豪气;刘禹锡凭借“”寄寓了要辩证看待人生困境的豁达襟怀。
三、<b>文言文阅读</b>
  • 7.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杂然而前

      宴酣之乐

      ③树林阴

      以天下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3) 请说出(甲)(乙)两个文段中表达的“乐”的相同点。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
四、<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黄金周

    冯骥才

        ①有人曾对我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也有人说:“过年就是一个黄金周吧,比平时周末不过多出几天而已。”我听罢便说:“你说黄金周也可以,这可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黃金周!”

        ②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腊八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历时一个多月,都属于“年”的范畴。欢乐、祥和、团聚的节日主题,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四海华人所认同和共享。不信,去听听大年夜里越洋跨洲的拜年电话——它绝不同于平时的相互问候。

        ③对于年,我们只能加强它,不能简化它、淡化它。2006年,春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遗产传承者是艺人,节日遗产传承者是全民。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最重要的当属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亲人团聚在一起: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和同一血缘的家人枝叶相拥,尽享亲情。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

        ④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它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经过长期创造、选择和积淀而成的,大量、密集的民俗如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共同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景象。它既有视觉的(颜色与图像)、听觉的(鞭炮声与拜年声)、又有味觉的(应时食品)、嗅觉的(香火和火药),年文化占有我们所有感官直至心灵,并深深留在我们民族记忆里。由此我们懂得,真正的文化不在于用金钱造势,而在于是否浸入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⑤年俗,正是年文化的具体载体。以除夕来说,除了年夜饭,还有许多传统活动应在这一天进行。我们之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传统年俗日益削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旧”年俗之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弃,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

        ⑥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当代年俗系统,使我们的年浓郁、美满、充满魅力地传衍下去。这一构建,需从节日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不是盲目创新。试想,若将春节鞭炮声换成《蓝色多瑙河》旋律,将圣诞老人换成老寿星或财神爷,人们能否接受?多年前,有记者在天津天后宫年货市场上釆访我,问我天津老百姓怎么过年。我顺手从剪纸摊上拿起一个小福字给他看,有多小?只比大拇指指甲大一点儿。记者问:这么小的福字贴在哪?我说贴在电脑上。过年时将这小福字往上一贴,年意顿时来了。这种微型福字过去是没有的,这是源自传统的再创造,也为当代节日生活所需。

        ⑦相信只要我们的传统文化根脉在接续,只要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选自2018年2月《人民日报》,有删减)

    1. (1) 阅读全文,请写出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2. (2) 为什么说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
    3. (3) 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水上行路

    毕飞宇

        ①说起行,我的故乡顶有特色了。我们的“行”其实就是行船。我的故乡兴化在江苏的中部,所谓里下河地区,它的西边是著名的大运河。因为海拔只有负一米的缘故,一旦大运河决堤,我的故乡在一夜之间便会成为汪洋。这样的事曾多次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严重影响了兴化人的文化基因,兴化人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他们更相信的,是自己。

        ②洪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刷让兴化的地貌变得很有特色,兴化成了一个水网地区。河流就是我们的路,水也是我们的路。兴化人向来是手走路的——两只脚站在船尾,用篙子撑,用双浆划,用大橹摇。运气好的时候,就是顺风的时候,你就可以扯起风帆了。

        ③风帆意味着好运气——你赶上顺风了。也许是因为我是兴化人的缘故,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对“运气”就有了非常科学的认识:有顺风的人就必然有逆风的人,有顺风的时候就必然有逆风的时候。在一条河里,好运的人和倒霉的人相加,最终是零;在人的一生里,好运的时候和倒霉的时候相加,最终依然是零。零是伟大的,恒久的。零的意义不是意味着没有,相反,它意味着公平。这是天道,一切都要归零的。

        ④不会撑船的人都有一个习惯——一上来就发力。这是人在学习的时候常犯的错误:努力。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要努力!可努力有时候是愚蠢的。以我撑船的经验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初期,“感受”比“努力”要重要的多。过分的“努力”会阻塞你的“感受”。就说撑船吧,在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前,“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呢?船在原地打圈圈,你在原地大喘气。好的学习方法是控制力气,轻轻地,把全身的感受力都调动起来。在人与物合一的感受出现之后,再全力以赴。

        ⑤我来讲一个撑船的故事吧。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把一条装满稻谷的水泥船从很远的地方撑回打谷场。以我那时的身高和体重来说,那条装满稻谷的水泥船太高、太大、太重了,划动它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可事实上,我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做到了。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水泥船在离岸的时候被大人们推了一把,笨重的船体就开始在水面上滑行了,这是极其重要的。巨大的东西往往具有巨大惯性。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关闭引擎之后还会撞上冰山的缘故。事实上,在巨大的惯性之下,只要加上那么一点儿的力量,它前行的姿态就保持住了。问题是,你不能停,一停下来就再也无能为力了。

        ⑥我经常告诉我的儿子,无论多大的事情,哪怕这件事看上去远远超过你的能力,你也不要惧怕它。“不可能”时常是一个巍峨的假象。在它启动之后,一定会产生顽固的、巨大无比的惯性,你自己就成为惯性的一部分。只要你不停息,“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奇迹。

        ⑦农业文明的特征其实就是植物枯荣的进程,一个字——慢。每个周期都是一年,无论你怎样激情澎湃,也无论你怎样“大干快上”,它只能而且必须是一年。在农业文明面前,时间不是金钱,效益也不是生命。为了呼应这种慢,农业文明的当事人——农民,他们所需要的其实就是耐心。

        ⑧在我刚刚学会撑船的时候,急,恨不得一下子就抵达目的地。它的后果是,五分钟的激情过后就难以为继了。 一位年长的农民告诉我:“一下一下地。”是的,对农业文明来说,五分钟的激情可以忽略不计。

        ⑨“一下一下地”,这句话像河边的芨芨草一样普通,但是,我不会因为它像芨芨草一样普通就怀疑它包含的真理。“一下一下地”这五个字包含着农业文明无边的琐碎、无边的耐心、无边的重复和无边的挑战。

        ⑩有时候,我们要在水面上“行”一天的路,换句话说,撑一天的船。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做不到“一下一下地”,那么你的处境就会像一首儿歌所唱的那样——小船儿随风飘荡。那可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场景,而是狼狈的,凄凉的。这种事在我的身上发生过。

        ⑪在水上行路的人都有流水一般的耐心。水从来都不着急,它们手拉着手,从天的尽头一直到另一个尽头。

    (选自2018年8期《读者》,有删减)

    1. (1) 请你说出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 (2) 请你谈谈对“零的意义不是意味着没有,相反,它意味着公平。”这句话的理解。
    3. (3) 赏析划线句“水从来都不着急,它们手拉着手,从天的尽头一直到另一个尽头。”
    4. (4) 阅读文章,请你概括出作者在划船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5. (5) 初三的学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挑战多。读了此文,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五、<b >名著阅读</b>
  • 10. 名著阅读。

        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众人看A时,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 (1) 填空。

      以上文段选自《》,文中的“A”是。(填人名)

    2. (2) 简答。

      文段中A伸出两个指头的意思是指什么,体现了A怎样的形象特征?

六、<b >命题作文</b>
  • 11. 按要求作文

        初心,就是自己最初的本性,是仁心、爱心、孝心;是信心、雄心、痴心;是悲悯之心、感恩之心;也是人生中始终如一的信念、梦想、目标等。你的初心是什么?是否动摇或改变自己的初心?是否还在守望自己的初心?

    请以“守望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不可避免,请以XX代替;④书写要求:工整、美观、大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