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温州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9-11 浏览次数:3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20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苍(máng)①的拂晓,黎明

    穿上你好久没穿的旧裙子,跟我走

    夜的女儿,朝霞的姐妹,黎明

    穿过这些山峰,坐落

    在这些粗笨的头(lú) ②

    和河(pàn) ③这些无人问(jīn) ④ 的稀疏的荒草

    跟我走吧,黎明

    一一海子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访先秦】看佳人徘徊城头,①,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听圣人教诲,“人无远虑,② 。”(《论语·卫灵公》)

    【经汉晋】明刘桢借松柏,表志向之坚贞,“③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入唐朝】遭受离乱的杜甫,在月夜思亲之意渐浓,“④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诗人陈陶行院西,高赞将士英勇无畏,“誓扫匈奴不顾身,⑤ 。”

    (《陇西行》)

    【近宋朝】词人辛弃疾醉酒拔剑,梦回沙场,引弦驰骋,“⑥ ,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踏明清】深秋的边关,纳兰性德面对荒凉的营垒,破败的关城,怅惘而歌,“⑧,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

    【看今朝】正当青春的我们,面对前路荆棘,要有谭嗣同“⑨ ,⑩ ”

    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潼关》)

  • 3. 中华诗词文化渊源流长,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睢》开头的两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就运用了“赋”的手法。 B .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C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D . 词,又称“长短句”或“曲子词”,是唐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词牌是词调的名称,如《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山坡羊”就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 4. 下列句中画线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策之不以其   益慕圣贤之 B . 而岩穴暝  男有分,女有 C . 知不如徐公美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D . 四时俱    前人之述
二、阅读(55分)
  • 5. 为下列名著选择相对应的微评论:

    ①《骆驼祥子》 ②《聊斋志异》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B.一个人,在生活的磨难和生活的摧残中丧失了一切好品行,最后沦落成为野兽群中的一员。

    C.这本书使人依稀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同时也看到一种与荒诞的虚构的异乎寻常的接近。

  • 6. 小越在进行名著整理时,发现初中名著推荐阅读中虽然女性角色不多,但她们的身上有许多共性。下面是小越的阅读摘抄,请你一起完成。

    片段摘抄

    旁批

    感想

    “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看他怎模样看待我。”

    这是①对父亲说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②的人。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丹·杜·加尔说:“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请你结合两个人物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两人已经穿越了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是平等的。”

    这是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时所说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人。

  • 7.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刀疤

    (阿根廷)博尔赫斯

        他脸上有一条险恶的伤疤:一道灰白色的、几乎不间断的孤线,从一侧太阳穴横贯到另侧的额骨。他的真实姓名无关紧要,塔夸伦博的人都管他叫做红土农场的英国人。

        我最近一次在北方省份旅行的时候,遇上卡拉瓜塔河水暴涨,只能在红土农场过夜。没待几分钟,我发现自己来得不是时候。我想讨好那个英国人,便把谈话转到了一个不痛不痒的题目上一—爱国主义。我说一个具有英吉利精神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主人表示同意,可又微笑着补充说他并不是英国人。他是爱尔兰登加凡地方的人。【A】话刚出口,他立刻停住,好像觉得泄漏了一个秘密似的。

        晚饭后,我忽然异想天开,提到了他脸上的伤疤。英国人脸色一沉,有好几秒钟冷场,我以为他准会把我捧出去。最后,他声调一点没有改变,对我说道:

        “我不妨把这个伤疤的来历告诉你。”下面就是他的故事。

        1922年前后,康诺特的一个城里有许多策划争取爱尔兰独立的人,我是其中之一。一天下午,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成员,一个名叫约翰·文森特·穆恩的人从芒斯特省来到我们这里。

        他年纪不到二十岁,又瘦小又窝囊,像无脊椎动物似的叫人看了不舒服。(批注:“无脊椎动物”传神表现他的瘦小无力,生动勾勒一个靠出卖偷生的人灵魂,极具讽刺意味。)他带着死心眼的狂热熟读了一本不知什么名字的共产主义的小册子,无论谈论什么问题,总是用辩证唯物论来下结论……我们从走廊、楼梯一直争论到街上。给我深刻印象的不是穆恩的观点,而是他那不容置辩的声调。

        我们走到市区尽头,周围的房屋稀稀落落,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枪声,使我们大吃一惊。我们赶紧拐进一条土路。一个士兵从着火的棚屋里出来,映着火光,身躯显得特别高大。他厉声吆喝,叫我们站住,我加快了脚步,我那个伙伴却没有跟上。我转过身,只见穆恩吓得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我马上再往回跑,一拳把那个士兵打倒在地,使劲推推穆恩,狠狠骂他,叫他跟我走。他吓瘫了,我只得拽住他的胳臂拉着他跑。我们在火光四起的黑夜里夺路而逃,背后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穆恩的右臂给一颗子弹擦过,我们逃进小松林时,他竟然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替他倒了一杯茶,包扎了伤口,发现他挨的那枪只擦破了一点皮肉,没有伤筋动骨。

        第二天,穆恩已经恢复了镇静。他接过我给他的一枝烟,然后严格地盘问我,要了解“我们革命党的经济来源”。他提的问题很有条理,我实话实说,告诉他情况很严重。南面枪声激烈。我对穆恩说,伙伴们在等着我们。我的大衣和手枪在我自己的房间里,我取了回来时,发现穆恩两眼紧闭,躺在沙发上,他觉得自己在发烧,说肩膀痛得厉害。

        我明白他已经怯懦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我尴尬地请他自己多加保重,然后向他告别。那个胆小的人叫我害臊,好像胆小鬼是我,不是文森特·穆恩。

        我们在将军的大宅里待了九天。有一天,我们聊天时,他打听我们的计划,夸夸其谈地加以批评或者修改。他还经常抨击我们“可悲的经济基础”,“武断而阴沉地预言结局肯定一团糟”。他嘀咕着说:“这件事完蛋了。”

        第十天,爱尔兰皇家警察辅助部队完全控制了城市。我那天清晨出门,午前就回了。穆恩在图书室里和谁正讲着话,我听声调知道他在打电话。我听见他提到我的名字,接着又我晚上七点钟回,还出点子说可以等我穿过花园时逮捕我。我那位十分理智的朋友正在十分理智地出卖我。我还听到他要求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故事的头绪到这里就乱了,也断了。我只记得那个告密者要逃跑,我穿过梦魔似的黑走廊和使人晕眩的长楼梯穷追不舍。穆恩很熟悉房子的布局,比我清楚得多,有几次几乎被他逃脱。但在士兵们抓住我之前,我把他逼到一个死角。我从墙上将军的兵器摆设中抽出一把弯刀,用那半月形的钢刃在他脸上留下了一条半月形的永不消退的血的印记。

        【B】“博尔赫斯,你我虽然素昧平生,我把这事的真相告诉了你。你尽可以瞧不起我,我不会在意的。”他说到这里停住了。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

        “穆恩后来怎么啦?”我问道。

        “他领到了犹太的赏钱,逃到巴西去了。那天下午,他看到几个喝醉的士兵在广场上把一个模型似的人当靶子射击。”

        我等他讲下去,可是半晌没有下文。最后我请他往下讲。

        于是他呻吟一声,怜惜地把那条弯曲的灰白伤疤指给我看。

        “难道你不信吗?”他喃喃地说,“难道你没有看到我脸上带着卑鄙的印记吗?我用这种方式讲故事,为的是让你能从头听到完。我告发了底护我的人,我就是穆恩。现在你蔑视我吧。”

    (选自《外国精品小说选》,有删改)

    1. (1) 【小说情节】完成表格填写。

      叙述角度

      内容概述

      我的发现

      我夜宿红土农场,偶遇英国人

      小说在叙述时,巧妙转换叙述角度,从“英雄”转变“叛徒”,别具匠心,因为

      他讲述“刀疤”的由来:

      故事大揭密,英国人即穆恩

    2. (2) 【小说人物】有人评论:“博尔赫斯的细节描写,精彩细致,意味深长。”请参照文中的示例,对画线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我选,赏析:  

    3. (3) 【小说细节】小说中多次提到“伤疤”,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主题】读完小说,对“穆恩”这一人物形象,小越用阿城和海涅的话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联系小说及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越这么做的理由。

      “博尔赫斯并不是简单地教我们去憎恨或是同情移恩这个人。”——阿城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德)海涅

  • 8.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儿童读物是否需要分级

    【新闻事件】

        “杀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吓死”“尸体不见了,你听过这首歌谣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的童先生在今年刚上学的孩子的读物中发现了一本《恐怖童谣》,书里面有很多杀人、抛尸的细节,自己看了都疹得慌,然而孩子对这些却表现得很是茫然,这让童先生很为孩子担忧,也对读物推荐机构颇有微词。

        随即,在北京某图书大厦,搜狐网记者查询到了童先生提及的图书信息。信息显示,这是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书号,放置货架位置为“文学部”,不过,库存为“0”。“这其实是一本悬疑推理类图书,就是一本文学作品,不是少儿书。”读者周女士表示,每本图书在封底上都有上架建议,其实就是简单的图书分类,家长很容易甄别是不是童书,但由于阅历所限,孩子自己买书的话,可能比较容易受‘童谣’二字误导。”

    【网友声音】

        网友别样花华:这样的书可以出版吗?出版社和作者为了挣钱已经疯了……

        网友蝴蝶为谁:书籍本来就是分类的,书店也不是童年店,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有些小题大做,草木皆兵了.…

        网友一卷书页:9月初,就有媒体曝光了从境外网站流入的“雅典视频”,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在视频中演绎起血腥暴力色情的情节,这难道不会我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吗?很多地方的图书市场,恐怖、惊悚题材的书籍和儿童书籍一起摆放在书店中,真让人担心呀……

    【相关评论】

        “纯粹以恐怖情节来哗众取宠的恐怖、惊悚类图书的确应该严格管制,但是,对于有较高审美价值及教育意义的恐怖类作品,还是应当允许其出版,以保护文学艺术创作和未成年人读此类作品的权利。”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东方网5月5日)

        “身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孩子读太多恐怖、血腥细节的书,担心引发孩子模仿或者心理受影响。”一位家长说,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全面顾及孩子的读物选择问题,“除了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外,还希望能将不适宜未成人阅读的字样印在图书封面上,给家长、书店,也给小读者自己做个参考”。(《藏在书里的“大灰狼”》(检察日报6月12日)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推出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图书分级研发标准”,属于阅读分级,对提升孩子阅读能力比较有帮助,与图书分级还不一样。

        “我们所说的图书分级,是尽量避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必要。”

        至于具体细则,袁晓峰建议,可以按年龄划分:比如什么书14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读,什么书成年后可以读等等,“再结合书的内容确定分级方式,类似电影分级”。

        袁晓峰觉得,出版机构首先要负起相应有的责任,非少儿读物要有明确标识,销售方要将图书合理分类,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把合适的书卖给合适的读者,慢慢社会达成共识,类似“恐怖童谣”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图书分级,迫在眉睫》未来网6月9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一天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让书店销售人员分析判断哪一本书适合,哪一本书不适合,显然不现实。“尽管书店要承担责任,但是因为缺少‘合适’与‘不合适’的标准,很难准确判断所出售的每一本书是否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其实出版条例中已有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进行区别对待的含义,不过因为缺少统一的、明示的责任要求,而没有得到实际落实。”陈一天指出。

    (《儿童阅读分级:你选对书了吗?》搜狐网10月17日)

    1. (1) 请用简洁明了的一句话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2. (2) 下列内容与上述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 .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推出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图书分级标准”,这个图书分级尽 量避免了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B . 有专家认为:有较高审美价值及教育意义的恐怖类作品,还是应当允许其出版,未成人有阅读此类作品的权利。 C . 由于我国图书市场目前缺少‘合适’与‘不合适’的标准,因此书店销售人很难分析判断哪一本书适合儿童阅读,哪一本书不适合儿童阅读。 D . 有些家长认为,除了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外,也可以尝试把不适合未成年阅读的字样印在封面上,以便家长与孩子进行选择。
    3. (3) 你认为我国儿童读物是否需要建立像电影一样的分级制度?结合上述材料,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 9. 古诗文阅读

    【乙】朱敦儒传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请康中,召至京师,

        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

        绍兴二年,宣谕使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请退②。诏以为右迪功郎,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③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然而起。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刻敦儒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④。高宗曰:“爵禄所以厉世,则文臣便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⑤。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敦儒遂罢。十九年,上疏请归,许之。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②靖退:恭谨谦让。③栖茅茹藿:住在茅草盖的房子,吃着野草,意为过着贫苦的生活;④交通:交往,在这里指勾结。⑤节钺(yuè):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1. (1) 请结合诗文,完成批注。
    2. (2) 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①爵禄所以厉世     ②敦儒幡然而起  ③上疏请归,

    3. (3)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5. (5) 【乙】文记载朱敦儒志行高洁,一生曾两度隐逸,自言“爵禄非我愿”,却依旧应诏出仕,你如何看待朱敦儒的隐逸与出仕?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语言运用(75分)
  • 10. 微写作。

        节日里,我们会用“仪式”传承文化。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踏青、扫墓等习俗。清明假期,小瓯的父母也要去乡下扫墓,已是九年级的小瓯很想和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怕耽误她的学习。请你写一封信帮助小瓯,说服她的父母。

    要求:紧扣“传统习俗”的意义,语言恳切,120字左右。

  • 11. 根据下列要求作文。

        崭获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上映后获豆瓣评分8.9,被认为是一场人性的演出,其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

        要是我就不愿意等,这世上到处都是害怕主动迈出第一步的孤独之人;

        改变大众的想法,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选择感悟最深一点或几点,链接生活,叙述有真情实感的故事;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回顾电影,写一则影评;也可以展开思考,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