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网上...

更新时间:2019-09-03 浏览次数:3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b>积累与运用(共30分)</b>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创新是民族进少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yuán  quán,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生活从不juàn  gù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 B . 为了深入实施兴化市中小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兴化市教育局举办了《2019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比赛。 C .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D . 吟诵《重修望海楼记》,怎能不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建设家乡的豪情?
  • 3. 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语言文字伟大祖国花儿开放踢几脚球。(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 . 时钟“当、当、当、当……”敲了9下,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分析:句中“断定”和“大约”自相矛盾,修改时要删去“大约”一词。) C . 《智取生辰纲》一文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让人读后难以忘怀。(分析:这句话中成语“抑扬顿挫”的运用准确无误。) D . 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奥楚篾洛夫军大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1) 千里之堤,
    2. (2) 两句三年得,
    3. (3) 是故,教然后知困。
    4. (4) ,犹如花枝俏。
    5. (5) 爱国诗人词人常常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结合在一起,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两句,以形象的比喻表现南宋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秋瑾(满江红)一词中“。”两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透出对婚姻的不满。
  • 5. 名著阅读。
    1. (1) 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小龙沉吟半的,又滴泪道:“师兄啊,莫说散火的话,若要救得师父,你只要去请个人来。”A道:“教我请谁么?”小龙道;“你趁早驾云上花果山,请大师兄孙行者来,他还有降妖的大法力,管寻教了师父,也与我报得这败阵之仇。”A道:“兄弟,另寻一个儿便罢了。那猴子与我有些不睦。”

      文中A指的是,孙行者因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A说的“不睦”指

    2. (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 .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小王子》,通过小王子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批判了成人世界的丑陋、庸俗、势利、荒谬,歌颂儿童世界的爱、纯真、美好与善良。 B . 有两本书在保尔生命中很重要,一是在他患伤寒病时读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书,使他倍受鼓舞;一是他瘫痪、失明后在妻子达雅的帮助下创作的《牛虻》,让他开始了新的生活。 C . 慧骃国每隔四年的春分时节都要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讨论要不要把“耶胡”从地面上消灭干净。 D . 梁山上有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轻功超群“善盗”的鼓上蚤时迁,百步穿杨“善射”的小李广花荣,日行八百“善行”的入云龙公孙胜。 E . 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两位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另一位是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藤野先生。
  • 6. 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你们学校开展了“世界读书日”语文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读图表】阅读下列图表,从中你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电子阅读器

      平板电脑

      2017年

      20.38

      12.0

      6.9

      60.7

      80.43

      8.12

      12.61

      2018年

      19.81

      9.58

      5.56

      65.12

      84.81

      10.70

      11.10

    2. (2) 【学仿写】仔细阅读下面两则名句,模仿其写法,另写一个比喻句,以“书”为陈述对象,突出读书的好处。

      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②一本书像一般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3. (3) 【赏邮票】为纪念“世界读书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发行了一枚邮票,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90个字以内。

      【注】图中黑色实为蓝色。

二、<b>阅读理解(共60分)</b>
  • 7.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②画舸(gě):即画船。③半酣:半醉。

    1. (1) 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 (2) 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 8.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穆姜贤惠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美基发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信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又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逐将三弟谐南郑狱,陈母之德,壮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那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养育。③笃(dǔ):忠实。④南郑:地名。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文矩安众令

      ②抚字

      谓母日

      ④状己之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四子以母非所生

      A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一则》) B . 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C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  将  三  弟  诣  南  郑   狱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5. (5) 阅读选文,说说穆姜贤惠的美德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威力不容小觑额的尘卷风

        ①2016年4月20日热闹的午后,在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运动会进行时,操场中央突然出现了一股高达三四十术、直径两三米的风柱在学生队伍中移动,一名9岁小学生被卷入空中3米左右后摔落,所幸经120紧急送医诊断,该学生后脑勺轻微受伤,并无大碍。2016年4月3日下午,北京北海公因一场卷风也造成了公国翻船事件,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些灾害事件的“罪总祸首”是龙老风,但根据气象专家介绍,这种天气现象并非是龙卷风造成的,而是尘卷风。

        ②由于两者都是具有一定破坏力的小旋风,而且旋转起来外形也都像柱子一样,回此很多人认为它们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③尘卷风和龙卷风的发生条件和危害程度都不同。龙卷风是强烈雷雨云中发展出的猛烈。旋风,常发生在夏季,形状像天上垂下来的漏斗或者象鼻子,很强的雷而云是它的母体,龙卷风发生时一般都是雷雨天、强对流、降水等天气现象。龙卷风一般有几米到千米宽,上连天,下接地,高大威猛,气势很足,强的龙卷风风速可达每小时500千术,摧毁一个小镇就在转眼间。

        ④而尘卷风的出现与空气湿度小、太阳辐射地面受热不均等四素有关。地面受热不均匀使有些特定地点地温会高于周边,加热地表附近空气,引发局地暖空气上升,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旋转。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我国尘卷风较大概非是逆时针旋转 , 当然,由于尘卷风范围很小,地转偏向力作用并不强,因此我国也可以发生顺时针旋转的尘卷风。与龙卷风相比,尘卷风强度相对较小,它的直径一般是几米到十几术,可见高度一般是几十术,有的也可达一二百术。

        ⑤千万不要小看尘卷风带来的破坏力,它的威力足以让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火灾现场会将大火卷起形成“火龙卷”,加剧火势受是。同时,尘卷风空间尺度小,发生突然持续时间很短,行踪诡秘,所以难以提前被气象雷达和自动观测站检测到。

    (来源:新华同2019—05—01,有改动)

    1. (1) 选文第①段列举发生在甘肃和北京的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④段“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我国尘卷风较大概率是逆时针旋转”一句中的“较大概率”这一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龙卷风和尘卷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责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责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含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贵,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表、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搞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国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

    1. (1) 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①和②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3. (3) 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 1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认亲

    侯发山

        ①那天,龙飞和妻子文静正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档寻亲栏目,就是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线索,由社会各界力量帮忙寻找。其中一大部分国为线索充足,加之现代化手段,以及志愿者的倾心投入,最终都能够找到,也有一少部分,四为年代久远,蛛丝马迹都没有,希望就成了泡影。

        ②当时电视上出现一个大叔,他来自四川农村。四十多年前,他们七个月大的儿子丢失了,找了几十年也没有找到。男人姓陈,他对主持人倪萍说,当时他们两口子在山腰的一块田里刨土豆,儿子在田边的竹篓里睡觉。两口子干了半天活,到田边去歇息时,才发现儿子不见了。这么多年,两个人辗转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打上半年工,然后再赶往下一地方,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找儿子。他们常年在外,老家几乎很少回去,最近从老家传来消息,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坍塌了。十年前,因为思念儿子,老伴的眼睛哭瞎了:五年前,老伴病逝了。

        ③陈大叔只有六十岁,看上去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他虽然一直平静地叙述着,却是一脸的无助。看得出,他强烈压抑着心中的悲伤。

        ④很显然,他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儿子,自己也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⑤可是,大家都能看出来,陈大叔给出的线索太少了,他的儿子没有找到的可能。

        ⑥龙飞鼻子酸酸的,文静也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⑦倪萍对陈大叔说,你还记得儿子长什么模样吗?他身上有没有特别的特征?

        ⑧陈大叔说,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他的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

        ⑨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

        ⑩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议:“我,在是不是该去认亲?

        ⑪“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了点头,鼓励龙飞。

        ⑫龙飞说:“要不要给萌萌商量一下?”萌萌是他们的儿子,在大学读书。

        ⑬文静说:“不用商量,给他解释一下就中。再说,他小时候就一直要爷爷,现在爷爷回来了,他应该高兴才是。”

        ⑭就这样,龙飞联系中央电视台“寻亲栏目组”,声称自己就是陈大叔的儿子。“寻亲栏目组”喜出望外,急忙联系双方见面。

        ⑮陈大叔见到龙飞那一刻,愣怔了好半天,似乎不放上前相认。

        ⑯瞅着陈大叔,龙飞心里刺疼刺疼的。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是落了一头的雪。可以想象到,为了寻找儿子,老人家饱受了怎样的磨难。

        ⑰龙飞说:“爹,我是您儿子啊。”说罢,上前抱着陈大叔,眼里的泪不由得流了出来。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说要不是看电视,真不敢相信这辈子还能见到他。

        ⑱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接着龙飞的肩膀,也呜嗬呜嗬地哭起来,鼻第一把泪一把的。

        ⑲后来,龙飞就把陈大叔接回了家里。龙飞在城里开家店铺,经营着五颜六色的布匹买的房子也在城里。陈大叔勤快,龙飞不让他去店里帮忙,他就在家里忙活,没事干了,就去拖地板,有时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来。

        ⑳儿子找到了,也有了家,陈大叔好像一下子掉进了福窝里。

        ㉑萌萌从学校回来,一家三代更是其乐融融,家里边充满了爱的温馨。

        ㉒二十三年后,陈大叔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拉着龙飞的手说:“孩子,谢谢你!其实,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脸上的胎记在左边,你的在右边。当时,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就认了。”

        ㉓龙飞说:“爹,我知道我不是您的儿子,因为在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了……看到您无依无靠,我和文静商量后就认您了。”

        ㉔陈大叔嫣然一笑,蠕动着嘴唇,还想说点什么,眼睛一闭,再也没有睁开。

        ㉕萌萌得知真相后,写成故事放在了网上。陈大叔的老家人看到这个故事,就在网文后面留言说,当年老人的儿子被狼叼走了,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过去,村人就隐满了事实,都说是丢了,是为了让老人心存希望,活下去。

    (选自《北京大学》2019年第2期)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陈大叔的心理或表现

      龙飞的心理或表现

      丢失儿子,央视寻亲

      同情迟疑

      央视援助,龙飞认亲

      惊讶感动

      一家团聚,其乐融融

      勤快幸福

      关爱大叔

      粲然一笑

      讲出实情

    2. (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划线句。

      ②第⑮段划线词“似乎”富有表现力,请揣摩其作用。

    3. (3) 文章第㉓段划线句子中,龙飞说自己知道不是陈大叔的儿子,这其实在前文已有暗示,请找出其中一处。
    4. (4) 阅读选文第㉕段(最后一段)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作用上面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第三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三、<b>作文(60分)</b>
  • 12. 错过是人生的常态。不经意间,我们也许会错过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过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错过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补全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