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新泰市泰安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01 浏览次数:5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日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PM2.5、CO2、CO、SO2、臭氧等 B . 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 C .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D . 规划废弃化工厂拆迁腾退,用于城市绿心综合建设
  • 2.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 . 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 C . 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 D .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3.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生铁、天然气 B . 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 . 干冰、可乐 D . 液氧、冰水混合物
  • 4. (2018·东莞模拟)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纯羊毛衫     B . 木制桌椅     C . 纯棉毛巾     D . 尼龙绳
  • 5.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 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6. 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   )
    A . KNO3 B . CO(NH2)2   C . K2CO3   D . Ca3(PO4)2
  • 7.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 B . 稀释浓硫酸 C . 实验室制取CO2 D . 称量6.2g的氯化钠
  • 8. 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 Fe2+: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 . N2: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 . 2Hg:两个汞原子 D . 2NO :两个硝酸根离子
  • 9.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铁、钙、磷、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 C . 酒精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D . 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10. 下列古诗文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暗香浮动月黄昏——有香味的粒子在不停运动 B . 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都很稳定” C .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D . 坐看云起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 11.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确的是(   )

    A . 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 . ①②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 . ③属于金属元素 D . 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 12. 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
    A . 铁和盐酸混合:2Fe+6HCl=2FeCl3+3H2 B . 碳酸铵与硫酸反应:(NH42CO3+H2SO4=(NH42SO4+H2O+CO2 C . 石英和纯碱高温:SiO2+Na2CO3 Na2SiO3+CO2 D . 磁铁矿(Fe3O4)高温下通CO:Fe3O4+4CO 3Fe+4CO2
  • 13.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颜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 . x的值等于0.5 B .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 14.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 .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1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Cl、BaCl2、CuSO4、KNO3 B . Ba(NO3)2、NaCl、Na2SO4、HCl C . NaOH、CuCl2、MgSO4、KCl D . HCl、Na2CO3、KCl、NaCl
  • 16.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缓慢氧化生成Fe2O3 , 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Fe2O3, B .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 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D .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推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7. 归纳与整理利于梳理知识,小明同学整理的下列各组化学知识全部正确的是(   )

    A.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B.反应类型

    C.物质俗名

    D.化学与生活

    烧杯罩灭蜡烛一一隔绝氧气;

    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

    碳燃烧——化合反应;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中和反应;双氧水制取氧气一一分解反应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熟石灰;

    碳酸氢钠——苏打

    软化硬水——煮沸;

    除水垢——用食醋浸泡;

    改良酸性土壤一一施用Ca(OH)2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19·无棣模拟)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N2

    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B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C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KCl溶液

    K2SO4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和NaCO3 , 二者加入的顺序可以颠倒 B . 过滤Ⅰ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和CaCO3 C . 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 D . 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其溶解度较小
  • 2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B . 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C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 21.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表(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参考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图1

    图2

    1. (1) 根据④和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2. (2)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⑦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有(用元素符号表示)。
    3. (3) 甲、乙是由表中①~⑦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甲是一种氧化物,常用作某些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干燥剂的原因

      ②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6:1,如图2是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2. 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图1   图2

    1. (1) 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Cu(OH)2 B . HCl C . CO2
    2. (2) 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 (3)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4. (4) 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 23.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 (1) 写出D的化学式
    2. (2) 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3) 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 24.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若用图甲①的操作测得某溶液的-3,则该溶液实际的pH(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向甲图②中的导管通入气体,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2. (2) 图乙为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图中操作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该步骤是(填操作序号,下同),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 (3) 图丙为同学们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实验。小黄同学进行了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其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滤液中可能含有Ag+ B . 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 . 滤液中金属阳离子只含有Zn2+   D . 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粉末质量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
    1. (1) 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小明的猜想存在异议,并进行了下列探究。

      【分析讨论】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 , 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

    2. (2) 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 , 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 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 (3) 探究二: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 , 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再接上装置C和D。

      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填标号)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5分)
  • 26. 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 (1) 溶剂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2. (2) 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g(保留一位小数)
  • 27.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电子秤单位为:“g”)。计算;

    1. (1)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 (2)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