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

更新时间:2017-06-27 浏览次数:11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yān)    带(yíng)   澎(bài)     燕然功(lè) B . (fēn)     育(pǔ)     罚(chéng)   一万丈(xiè) C . (sǒng)    问(jié)    愧(zuò)     马革尸(guǒ) D . 水(xián)   取(dì)     粗(zhuō)    深痛绝(è)
  • 2. 下列词语中,至少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荒谬    深宵    厉尽心血    迥乎不同 B . 暇疵    抱歉    鞠躬尽萃    契而不舍 C . 滞笨    烦燥    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 D . 摇篮    恒古    目不窥园    气冲斗牛
  • 3.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吴梦珂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 .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B .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C .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 . 他身子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笔,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 B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抒情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C .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陷区国土的思念之情。 D .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②闻先生的书桌,     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

    ③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很     但他做得很认真。

    A . 振荡    零乱    不足挂齿 B . 震荡    凌乱    不足挂齿 C . 振荡    凌乱    微不足道 D . 震荡    零乱    微不足道
二、<b >默写</b>
  •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②草木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⑤《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三、<b >语言表达</b>
  • 8. 下面的请假条有三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请假条

         李老师:

    我今天因感冒发烧,不能到校参加毕业典礼,需请假一天,请必须批准。

    此致

    敬礼

    2016年6月

    学生:小明

    修改1:

    修改2:

四、<b >文言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语。

      ①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      更:

      ②肃拜孟母                  遂:

      ③在西洛时尝僚属            语:

      ④亦笃学如此                  笃学:

    2. (2)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结友别             少所嗜好 B . 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C . 蒙辞军中多务       每走厕必挟书 D . 大兄何见事晚乎     讽诵声琅然闻于远近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4. (4) 【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请从孙权、吕蒙、鲁肃中任选一人对其性格特点作概括。

    5. (5) 这两篇文章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五、<b >名著导读</b>
  • 10.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衣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文段二: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这确是先前所没有料想到的。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样一个感想……

    (节选自《狗·猫·鼠》)

           文段三: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 (1) 三个文段都选自,该书是写的一部回忆性集。

    2. (2) 文段一“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其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3) 这三个选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联系原著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

六、<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童年(节选)

    曹文轩

           ①童年的印象很多,其中贫穷的记忆极深刻。我吃过一回糠,一回青草。糠是如何吃的,记不得了。青草是我从河边割回的。母亲在无油的铁锅中认真地炒,说是给我弄盘“炒韭菜”吃。但再贫穷的童年于我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温暖与美好的记忆。

           ②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河边上。庄上人家也都沿着河边住。我一两岁时,常被人家抱去玩,然后就沿着这条大河一家传一家,有时竟能传出一二里地去。母亲奶水旺,憋不住了就找我,可总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将我找回。重新回到她怀抱时,我也不肯再喝她的奶了。因为,那些也在奶孩子的母亲已经用她们的奶喂饱了我。母亲说,我是吃了很多母亲的奶长大的。

    ③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④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让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⑤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⑥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难怪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近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文有改动)

           曹文轩(1954年1月—),江苏盐城人。197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

    1.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2. (2) 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但再贫穷的童年于我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温暖与美好的记忆。”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④段中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童年生活中学到了怎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 (4) 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

    5. (5) 选文第⑥段说“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请说一说“这一切”的具体内涵。并说一说你自己有哪些经历也能使你有可能“舞文弄墨”。

七、<b >命题作文</b>
  • 12.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们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 ,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