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9-07-04 浏览次数:1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 1. 西周时期宗法制的典型特点在于宗族严格区分嫡庶,并且由此出发而形成了严密的大宗与小宗的体系。关于西周的宗法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B . 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C . 姬姓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内则为大宗 D . 根据宗法制的基本原则,周公被分封于宋地
  • 2. 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同时有所不同,有学者说汉初采用的是一种混合体,“混合体”指的是( )
    A . 郡县制 B . 皇帝制 C . 刺史制 D . 郡国并行制
  •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如表所列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中朝;司隶校尉;御史大夫

    北门学士;政事堂;鸿胪寺

    枢密院;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监察御史;宣政院;中书省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②①③
  • 4.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开放四个城市为商埠,其中一个商埠属于浙江,它是( )
    A . 杭州 B . 宁波 C . 温州 D . 台州
  • 5.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
    A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 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 .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 6. 1933年1月,日军进犯榆关,东北军奋起还击,安德馨率全营300名官兵力战殉国。“榆关”即( )
    A . 山海关 B . 嘉峪关 C . 玉门关 D . 雁门关
  • 7. 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
    A . 国民革的开展 B . 遵义会议的召开 C . 八七会议的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8. 《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将其确定为国歌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9.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今年两会期间,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周年,中央层面和澳门特区政府都将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庆祝这一盛事和喜事。处应是( )
    A . 10 B . 20 C . 30 D . 40
  • 11. 在民主制时期,雅典公民代表大会由500人会议中一专门委员会召集,每年分为10期,每期召开一次,二十岁以上雅典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成为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公民代表大会”即公民大会

    ②“500人会议”是“公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外邦人可参加“公民代表大会”

    ④“公民代表大会”此时已经经常化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12. 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它”指的是( )
    A . 习惯法 B . 公民法 C . 万民法 D . 自然法
  • 13. 它遏制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它”指的是( )
    A . 美国的独立战争 B . 英国的“光荣革命” C . 中国的辛亥革命 D . 法国的“热月政变”
  • 14. 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B .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 . 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关系格局 D . 第十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成员国
  • 15. 以下为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②

       ④

    A . ③②④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①②③
  • 16. 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理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下表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因果( )
    A . 经济大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B . 苏联解体 两极对峙结束 C . 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 D . 武昌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 17. 二战后初期美苏形成的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不利影响。下列史实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朝鲜战争的爆发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④①③
  • 18. 德军以机枪、火炮构成壕沟战强大的防御火力,使英军耗损大量步兵,大部分的士兵在到达战壕前线之前就已伤亡倒下,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虽对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但由于技术与装备的不够完善,收效不大。上述材料描绘的战役是( )
    A . 索姆河战役 B . 马恩河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不列颠之战
  • 19. 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
    A .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 . 慕尼黑协定签订 C . 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 20. 二战后期的某次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和《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因此被称为一次“炒冷饭”的会议,该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如图中的(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21.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关于这场战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它标志着苏德战场局势开始出现转折 B . 战后德国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C . 该战役中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 D . 该战役发生在1941年
  • 22.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他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牢笼)矣。”这反映了( )
    A . 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B . 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创造意识的人 C . 科举制使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 D . 科举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 23.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是( )
    A . 德治 B . C . D . 中庸
  • 24. 美国某总统说:“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这一政策被称之为( )
    A . 杜鲁门主义 B . 严守中立 C . 大陆均势 D . 大陆封锁
  • 25. 李大钊在1919年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说:“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马克思著作中,对这三种理论的阐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政策论——《共产党宣言》 B . 历史论——《资本论》 C . 经济论——《德意志意识形态》 D . 经济论——《神圣家族》
  • 26.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也。”该观点主要表明( )
    A . 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B . 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 C . 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求客观史实 D . 历史哲学都是从客观史实出发的认识
  • 27. 某学者认为,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升天的意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对泰山机体的破坏,而是对泰山灵魂的亵渎。该学者旨在强调索道的修建( )
    A . 破坏了遗产“范围上的完整性” B . 破坏了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C . 破坏了遗产的旅游价值 D . 破坏了遗产的真实性
  • 28. 1471年完工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被称为“新时代的报春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理由是

    (   )

    ①它体现了公民精神

    ②它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③它与城市世俗建筑相协调

    ④它是最大的天主教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9. 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考中的成为进士。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
    A . 太和殿 B . 中和殿 C . 保和殿 D . 乾清宫
  • 30. 以下两幅平面图所展示的文化遗产的共同特征是( )

      

    A . 前朝后寝的设计格局 B . 东西、南北两条中轴线贯穿 C .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设计原则 D . 不同园林建筑形制的和谐统一非选择题部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31.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的法律和法学思想达到了古代世界高峰……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 19 世纪拿玻仑制定《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

    ——摘自《世界丈化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公元前 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国势强盛,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基地雄厚,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初期。罗马建筑创造了它的最高成就。……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

    ——摘自《世界文化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宗教圣地和纪念性建筑”各一例,并概括古罗马建筑群的建筑特色。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件

    5 月 4 日

    北京学生 3 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

    军警镇压,捕去学生 32 人。

    5 月 7 日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 月 8 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 月 9 日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

    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6 月 3 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 170 余人;4 日,又被捕 700 余人。

    6 月 4 日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 月 5 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 月 10 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 人辞职。

    6 月 28 日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取得成果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近代其它国家政权的本质差异。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作用。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特别法庭审判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原则。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的三对主要矛盾。并概述1787年宪法中协调这些矛盾的相关规定。
  • 34. 秦朝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陵园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幸。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整理

    1. (1) 写出与材料一直接关联的秦朝监察制度的官员名称。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陵的建造原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