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3 浏览次数:3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2019九上·澄海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没有相应的文物收藏知识和文化修养储备之前,不要贸然从事艺术品或古董的收藏。 B . 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C . 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曲突徙薪,让想腐败者不能腐败。 D .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
  • 2. (2019九上·澄海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 B . 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把“创立”改为“发现”。) C . 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把“能否”改为“能够”。) D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将“宣讲”和“落实”对调。)
二、<b >句子默写</b>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2)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4. (4) ,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
    5. (5) 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补充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b >字词书写</b>
  • 4. 按拼音写词语。

    ①那轻,那pīnɡ  tínɡ,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②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ɡ  huì

    ③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hī  xiào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④他们在qián  pū  hóu  jì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四、<b >语言表达</b>
  • 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功能。(不超过40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五、<b >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不礼义而受之

      ③是亦不可以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 选文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 面对生死抉择,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 , 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 , 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注】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②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③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ɡ):解酒,使头脑清醒。④狎(xiá):亲昵,亲近。⑤矧(shěn):况且。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灵隐寺为/林壑 B . 地搜概/予观夫巴陵 C . 足于床下/清涟而不妖 D . 除去/饮少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坐 而 玩 之 者 可 濯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

    3. (3) 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这两种乐相同吗?请你结合文段和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六、<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省”的魅力

    马军

        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身,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

        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③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

        ④东汉官员第五伦,也属于“自省”的楷模。他一生刚正无私,奉公尽节,官至司空。当有人问他,是否也有私心时,他回答:“曾有人送我一匹世所稀有的良马,我虽没有接受,但每到举荐官员的时候,我却总是想起他。当然,最后并没有提拔任用他。还有,我哥哥的孩子病了,我一夜就去看了十次,但是,回到家就沉沉大睡了。等到我自己的儿子病了,由于公务实在繁杂,一次都没有去看,心里却忐忑不安,彻夜不眠。你看,怎么能说我没有私心呢?”据《群书治要》记载,第五伦对自己私心反省之深刻,简直达到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程度,终以“三公之尊”光耀史册。

        ⑤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身践行者。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片刻间,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一听就急了:“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

        ⑥清代晚期的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自省”的功夫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清扫。据记载,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⑦其实,名利之心,人皆有之。曾国藩则时时警惕,刻刻自省,以防止其泛滥成灾,冲垮他的人生堤坝。“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显然,曾国藩的一生,恰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誉为“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⑧与前述诸贤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这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武功盖世,力能拔山,冲天一怒,四海战栗。可惜,他从不知反省,本来很好的一把牌,被他打个稀烂。陈平、韩信俱为人杰,但都不能为其所用,他俩先后跑到对手刘邦处,造成了项羽人生逆转,直至“四面楚歌”。那些颇具才情的人物都变成了他“败亡垓下”的掘墓人。很遗憾,项羽仍不自省,反倒将一切败绩,归咎于时运不济。最后,以“霸王别姬”而落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反省”作为一门必须完成的修身功课,显然十分必要。很多人因为缺失了这门功课,使得耳聪目明可望而不可求,身心安泰可期而不可遇。至于人生事业,更可能是盲人瞎马,大海捞针。

        ⑩“自省”乃一剂良药。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孔子靠它“见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看来,“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7月13日)

    1. (1) 下列名言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 B .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C .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 D . 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奥古斯狄尼斯
    2.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引用《弟子规》中的句子,目的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点。 B . 文中第⑧段概述“西楚霸王”项羽不自省而失败的材料,是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C . 文章第⑨段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深入论证了“反省”十分必要的观点。 D . 文章第⑩段在上文充分论述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出“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的中心论点。
    3. (3) 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请结合片段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本文曾国藩的自省是如何体现他的教养的。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姐弟

        ①吃过晚饭,引弟去关前门。外面,墨一般黑。

        ②一条黑影悄然出现在门口,引弟一怔,随即把那人拉进屋里,慌里慌张关了门,问,你去啥地方了?为啥一年多不回来?

        ③来人是引弟的弟弟黄飞。黄飞说,阿姐,等会儿再说吧,我饿。

        ④疯长的发须,破旧的衣衫,不到三十岁的黄飞脸上,没有一丝小后生的神采。引弟感到鼻子发酸,赶忙淘米做饭。刻把钟后,黄飞吃上了饭,两个煎鸡蛋,几根油炖菜,再没别的。引弟说,阿飞,你没打招呼过来,阿姐也没啥准备,只能委屈点了。

        ⑤黄飞大口吃着饭菜,边吃边说,阿姐,你自己也别太省了,老是吃素不好。

        ⑥荤的,被我吃光了,我不晓得你会来。引弟说。

        ⑦吃完饭,两人都沉默了。一年多前,也是在一个夜里,黄飞来找引弟,说要借千把块钱,有急用。引弟手头没那么多钱,找邻居借了些给他。后来才知道,黄飞赌输了钱,和几个哥们去抢劫,正被公安局追逃着。得知真相后,借钱的土根嫂和驼子阿三都给引弟冷脸看,这算啥?早晓得帮的是逃犯,说啥也不会借!

        ⑧黄飞憋不住开口了。他出逃到外地后,去了很多地方。摆地摊,因为不懂经营赔了本;去工地,被包工头扣了工钱,他不敢讨要……如今,有家也不敢回。

        ⑨引弟说,阿飞,投案去吧,欠下的,迟早要还的。

        ⑩黄飞没接话,只是问,阿爸姆妈好吗?

        ⑪引弟捂住眼睛,说,他们身体本来就不好,一直在等你回去呢,唉——

        ⑫引弟是爸妈领养来的,直到她十八岁时,才为他们“引”来了这个弟弟。引弟待黄飞特别亲,出嫁后,还时不时回娘家,买些好吃的给他,也经常偷偷给他塞点零花钱。弟弟居然这么不争气,引弟暗地里不知哭了多少回。

        ⑬黄飞叹了口气,说,现在自首,太晚了,明天我还要去外地,做笔生意。

        ⑭生意?还有啥生意?!引弟突然感到背脊骨发凉,说,阿飞,你可不能再错下去了呀。

        ⑮黄飞说,没办法,我保证,跟哥们做完这桩后,给阿爸姆妈挣足养老的钱。

        ⑯引弟浑身发抖,不,别……

        ⑰半夜里,一辆警车开进弯篓浜。

        ⑱阿姐,你还是我阿姐吗?黄飞被警察带走时,瞪圆了双眼,野兽般嚎叫。

        ⑲引弟瘫坐在地上,不敢看黄飞一眼,泪水洒落一地。

        ⑳几天后,在菜场卖菜的驼子阿三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引弟因为举报有功,得了五千块钱奖金!土根嫂去问,引弟目光呆滞,一句话也没说。

        ㉑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引弟做得对,要是不去举报,黄飞说不定还会去犯事,到时候,被判得更重。有人则说,再怎么说,要是自家人,谁能狠得下心肠来?引弟和黄飞毕竟不是亲姐弟。

        ㉒土根嫂听不下去,为引弟辩解。这黄飞啊,从小就没个好德性,你看,引弟的男客得病死得早,引弟她容易吗?靠种点地,打点零工,把姑娘送上了大学,家里头缸空甏空的,黄飞还三天两头过来要钱。这个小赤佬,被抓坐牢是活该,他这生这世啊,对不住引弟,那点奖金就算是回报,一点也不多。

        ㉓一年后,引弟的女儿雪儿去监狱探视。

        ㉔雪儿问,舅舅,你还恨我姆妈吗?

        ㉕黄飞说,我只恨我自己。

        ㉖雪儿说,你不应该恨她,她要是不举报的话,你可能还会去犯罪,再说了,外公外婆都七十多了,你早点去坐牢,就能早点出来,应该还会见到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这是我姆妈说的。

        ㉗黄飞说,我懂,你姆妈为啥不来?

        ㉘雪儿哭了,三个月前,她已经去世了。

        ㉙啥?!

        ㉚雪儿告诉黄飞,其实早在几年前,引弟就查出来得了癌症,但她瞒着所有人,放弃了治疗。雪儿递过一张存折,说,这是我姆妈临终前叫我转交给你的。

        ㉛黄飞接过存折一看,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这是一张五千元的存折,储户名写的是黄飞。

        ㉜我姆妈说了,等你出去后,用得着。雪儿说。

        ㉝阿姐,你这是做啥?!

        ㉞黄飞流着泪告诉雪儿,当时他去找引弟,是觉得自己在外面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进监狱是早晚的事。那天他说要再出去做笔“生意”,只不过是怕引弟鼓不起去举报的勇气。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 (2) 自选角度,对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作批注。

      疯长的发须,破旧的衣衫,不到三十岁的黄飞脸上,没有一丝小后生的神采。

    3. (3) 结合文中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姐姐引弟的性格特点。
    4. (4) 本篇小说塑造的“弟弟”形象与《我的叔叔于勒》中“弟弟”(于勒)形象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七、<b >命题作文</b>
  • 10.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有人虚度光阴,有人惜时好学;有人驻足等待,有人昂扬前行;有人漠视逃避,有人勇敢担当……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每个人对青春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请不要套用、抄袭本卷阅读部分的材料;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八、<b >名著阅读</b>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最严重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痛苦。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我央求白茜去把《________》拿来。这本书我曾经津津有味地看过一遍又一遍。那书中的国度,我相信都是地球表面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我毫不怀疑,早晚有一天,我出去长途旅行,会亲眼看见这一个国度的小小的田地、房屋、小牛和小羊,亲眼看见那一个国度的森林般的麦田、巨兽般的猫和像塔一样高的男人和女人。

    1. (1) 根据上下文,写出空缺处的书名。
    2. (2) 根据《简·爱》相关情节,说说哪件事让“我”感到“心灵上的痛苦”。
    3. (3) 请就这段文字概括简·爱的人格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