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19 放飞蜻蜓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放飞蜻蜓》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15 浏览次数:10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二、阅读题
  • 24. 读《放飞蜻蜓》片段,回答问题。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接着,他又指指蜻蜒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_把它放了______好不好______说着______把蜻蜒还给翠贞______翠贞看了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 (1) 补全文中所缺的标点。

                 


    2. (2)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事


    3. (3) 蜻蜒尾巴的特点,作用;眼睛特点,作用


  • 25. 阅读理解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的资料。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

      医生:。  助手:

    2. (2) 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3. (3) 文章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三个方面:

      ①鸟使我们的环境优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