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969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的值等于(   )
    A . 3 B . ﹣3 C . ±3 D .
  •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a2+a3=a5 B . a2•a3=a6 C . a3+a2=a D . (a23=a6
  • 3.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800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9.2%,则该市65岁及以上人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

    A . 0.736×106 B . 7.36×104 C . 7.36×105 D . 7.36×106
  • 4. 为了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 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的学生
  • 5.

    如图是一个三棱柱.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

    A . B . C . D .
  • 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a)(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 ,则a的值是(   )

    A . 2 B . 2+ C . 2 D . 2+
二、<b >填空题</b>
三、<b >解答题</b>
  • 17.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 19. 解方程:x2﹣4x+1=0.

  • 20. 某校部分男生分3组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对训练前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如下.

    1. (1) 求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
    2. (2) 小明在分析了图表后,声称他发现了一个错误:“训练后第二组男生引体向上个数没有变化的人数占该组人数的50%,所以第二组的平均成绩不可能提高3个这么多.”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 (3) 你认为哪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请提供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
  • 21. 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AE,交BC于点F.

    1. (1) 求证:△ABF≌△ECF;
    2. (2) 若∠AFC=2∠D,连接AC、BE,求证:四边形ABEC是矩形.
  • 22. 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坐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后50min 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m/min.设小亮出发x min后行走的路程为y m,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

    1. (1) 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 m,他途中休息了 min;
    2. (2) ①当50≤x≤80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

  • 23. 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随机抽取2014年南京青奥会志愿者.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 (1) 抽取1名,恰好是女生;
    2. (2) 抽取2名,恰好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
  • 24. 已知函数y=mx2﹣6x+1(m是常数).
    1. (1) 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都经过y轴上的一个定点;
    2. (2) 若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
  • 25.

    如图,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测量电视塔AB的高度.他们借助一个高度为30m的建筑物CD进行测量,在点C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45°,在点E处测得B的仰角为37°(B、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的高度h.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 26.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P为BC的中点,动点Q从点P出发,沿射线P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圆.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t s.

    1. (1) 当t=1.2时,判断直线AB与⊙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2) 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若⊙P与⊙O相切,求t的值.
  • 27. 如图①,P为△ABC内一点,连接PA、PB、PC,在△PAB、△PBC和△P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1. (1) 如图②,已知Rt△ABC中,∠ACB=90°,∠ABC>∠A,CD是AB上的中线,过点B作BE丄CD,垂足为E.试说明E是△ABC的自相似点;

    2. (2) 在△ABC中,∠A<∠B<∠C.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的自相似点P(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的内心P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 28. 【问题情境】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 )(x>0).

    【探索研究】

    1. (1) 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 (x>0)的图象和性质.

      ①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

      x

      1

      2

      3

      4

      y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x+ (x>0)的最小值.

    2. (2) 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