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慈溪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3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b>选择题</b>
  • 1. 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描写行酒令的场景。有时,人们当筵赋诗,不成的人就要罚酒三杯。古人罚酒时,用________这种酒杯比较合适。(    )
    A . B . C . D . 杯杓
二、<b>字词书写</b>
  •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xuàn①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yù②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huì③的耳朵。

    1. (1) 划线字“颤”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chàn B . zhàn
    2. (2) 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    )
      A . B .
    3. (3) 根据拼音填写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huì

三、<b>情景默写</b>
  • 3.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诗文绘美景。遥看边塞雪景,岑参笔下“①”,奇特、迷人;回想云山此行,纳兰性德笔下“②,半竿斜日旧关城”,萧索、寂寥。古诗文抒情。“③,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不舍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④”表达雄心壮志;文天祥“⑤”抒以死明志决心;“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⑥”抒发难酬壮志。其实,草木本无意,境由情意起。请你写一写借飞鸟表情达意的古诗文句子(连续的两句):⑦

四、<b>文言文阅读</b>
  •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死亦我所

    ②弗之

    ③肉食者

    ④咨善道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与民

      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往送之门,之曰/必敬必 B . 其筋骨/上自军(《周亚夫军细柳》) C . 得志,民由之/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 . 得为大丈夫乎?/且置土石(《愚公移山》)
    3.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4)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5. (5) 孟子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稍作展开。
五、<b>名著阅读</b>
  • 6.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笔下,“坏人完全是坏的”为数很少,可有一个人却坏事做尽。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描摹出了一个巧取豪夺、贪婪吝啬、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的丑恶嘴脸。

      ①这个人是

      ②请概述两个相关事件。

    2. (2) 《格列佛游记》、《围城》皆为讽刺小说。请从下面语段中任选一个片段,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片段一:他说:在外国人看起来,我们的国势似乎还很兴隆,不过实际上我们有着两大危机。一方面国内党争激烈,一方面极其强大的外敌时时有入侵的危险。关于第一件,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有两大政党互不相让,一党叫做特拉迈克三,一党叫做斯拉迈克三。因为一党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所以根据鞋跟的高低才分成两个党派。据说高跟是最合乎我们古代的制度,但是不管怎样,皇帝却决定一切行政官吏必须任用低跟党。这你不会不察觉到,皇帝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要比任何朝廷官员的鞋跟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大约相当于一英寸的十四分之一)。两党间仇恨很深,以至于他们绝对不在一起吃喝,更不在一起谈天。算起来特拉迈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超过我们。但是一切权势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怕的是皇太子殿下多少有点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有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些,所以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片段二:“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么,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鸿渐说:“你从前常对我称赞你这位高老师头脑很好,我这次来了,看他所作所为,并不高明。”辛楣说:“也许那时候我年纪轻,阅历浅,没看清人。不过我想这几年来高松年地位高了,一个人地位高了,会变得胡涂的。”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六、<b>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小题。

    卖猪肠粉的女人

    蔡澜

        家父喜欢吃猪肠粉,没有馅的那种,加甜酱、油、老抽和芝麻。年事渐高,生活变得简单,佣人为方便,每天只做烤面包、牛奶和阿华田,猪肠粉少吃。

        我回家陪伴他老人家时,一早必到菜市场,光顾做得最好的那一档。哪一档最好?自然是客人最多的。

        卖猪肠粉的太太,四五十岁人吧,面孔很熟,以为从前在哪里见过,你遇到她也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所有的弱智人士,长得都很相像。

        已经有六七个家庭主妇在等,她慢条斯理的,打开蒸笼盖子,一条条地拿出来之后用把大剪刀剪断,淋上酱汁。我乘空档,向她说“要三条,打包,回头来拿。”

        “哦。”她应了一声。

        动作那么慢,轮到我那份,至少要十五分钟吧。看着表,我走到其他档口看海鲜蔬菜。

        今天的蚶子又肥又大,已很少人敢吃了,怕生肝病。有种像鲥鱼的“市壳”,骨多,但脂肪更多,非常鲜甜。菜摊上看见香兰叶,这种植物,放在刚炊好的饭上,香喷喷的,米再粗糙,也觉可口。的士司机更喜欢将一扎香兰叶放在后座的架上,愈枯香味愈浓,比用化学品做的香精健康很多。

        时间差不多了吧,打回头到猪肠粉摊。

        “好了没有?”问那小贩。

        她又“哦”的一声,根本不是什么答案,知道刚才下的订单,没被理会,只有耐心地重新轮候,现在又多了四五个客人,我排在最后。

        好歹等到。

        “要多少?”她面无表情地问。

        显然的,她把我说过的话当耳边风。

        “三条,打包。”我重复。

        付钱时说声谢谢,这句话对我来说已成为习惯,失去原意。

        她向我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父亲一试,说好吃,我已心满意足。刚才所受的闷气,完全消除。

        翌日买猪肠粉,已不敢通街乱走,乖乖地排在那四五个家庭主妇的后面,才不会浪费时间。

        还有一名就轮到我了。

        “一块钱猪肠粉。等一下来拿。”身后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喊着。“哦。”卖猪肠粉的女人应了一声。

        我知道那个女的说了等于没说,一定会像我上次那样重新等起,不禁微笑。

        “要多少?”

        我抬头看那卖猪肠粉的,这次她也带了笑容,好像明白我心中想些什么。

        “三条,打包。”

        做好了我又说声谢谢,拿回家去。

        同样的过程发生了几次。

        又轮到我。

        这回卖猪肠粉的女人先开口了。

        “我不是没有听到那个人的话。”她解释,“你知道啦,我们这种人记性不好,也试过搞错,人家要四条。我包了三条,让他们骂得好凶。”

        我点点头,表示同情。收了我的钱,这次由她说了声谢谢。

        再去过数次,开始交谈。“买回去给太太吃的?”她问。“给父亲吃。”

        卖猪肠粉的女人听了添多一条,我推让说多了老人家也吃不下,别浪费。

        A“不要紧,不要紧”,她还是塞了过来。

        “我们这种人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说。但是我不相信自己没有用。”有一次,她向我投诉。

        “别一直讲我们这种人好不好?”我抗议。

        “难道你要我用弱智吗?这种人就是这种人嘛。”她一点自卑也没有,“我出来卖东西,靠自己,一条条做的。一条条卖。卖得愈多,我觉得我的样子愈不像我们这种人,你说是不是?”

        我看看她,眼中除了自信,还带着调皮。

        “是。”我肯定。

        “喂,我已经来过几次,怎么还没有做好?”身后的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大声泼辣道,“那个人比我后来,你怎么先卖给他?”

        B“卖给你!卖给你!卖给你!卖给你!”

        卖猪肠粉的女人抓着一条肠粉,大力地剪,剪个几十刀。不停地剪不停地说卖给你,扮成十足的白痴,把那个女人吓得脸都发青,落荒而逃。

        我再也忍不住地大笑,她也开朗地笑。从眼泪漫湿的视线中,她长得很美。

    (节选自《蔡澜品女人》)

    1. (1) 请根据这篇散文的内容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文中卖猪肠粉的女人对“我”态度的变化过程。

      A.→B.点了点头→C.→D.→E.向“我”投诉→F.

    2. (2) 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往往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试对画线的A,B两句的描写的运用和效果的异同做出赏析。
    3. (3) 贾平凹说:“所谓闲话,是作者在写作时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故而,散文写作中也常有“闲笔不闲”的说法。请结合以上散文写法的相关介绍,探究文中开头划线语段的存在意义。
    4. (4) 卖猪肠粉的女人在谈话中多次自嘲道“我们这种人”,请你结合散文的内容和思想写出“我们这种人”的具体含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诗词大会”的报道阅读

    【新闻报道】最近,杭州与诗词的缘分不浅。一周前,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而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之一的方笑一,带着他的新书《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来到杭州,与读者分享如何成为一名诗词达人。

    昨天的现场很是热闹,互动环节甚至一座出现抢话筒的场面,讲座结束时,方笑一被妈妈们团团围住,询问如何教小朋友背诗。

    《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第二季中的武亦姝,第三季中的雷海为,都是大热的选手。

    【记者采访】方笑一是第二季、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海选面试的评审,他告诉记者,大多数选秀节目参赛选手水平每况愈下,可报名《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水平却一届比一届高,一些选手水平高到令专家都震惊。

    比如第三季决赛“诗词接龙”环节中,12岁的上海小朋友钱子昂用五代蜀后主王衍的《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破解了第三季亚军彭敏的“必杀技”“后不见来者”,赢得专家们一片掌声。

    据方笑一的了解,熟记诗词并不是所有选手的“童子功”。不少人是看了节目之后,才被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能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诗词之所以能在当下形成热潮,主要原因是,这种短小精练的文本,相较于其他的文学样式,更符合现代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

    方笑一举了刚刚拿下第三季《中国诗调大会》总冠军的雷海为的例子,他认为,这位外卖小哥1000多首的诗词储备。正是充分利用了工作间隙中大量的碎片时间。

    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会加深对诗调的理解与记忆。

    方笑一告诉记者:“其实,古诗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它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你的心,你的人生,你的世界,息息相通。”

    他个人比较喜欢的出题方向,就是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他举了一道自己挺喜欢的题目:宋代朱敦儒《朝中措》词中“汤饼如丝”中的“汤饼”,是今天哪种面食的前身?A.汤面;B.汤包;C汤圓。

    方笑一说,这道题的思考方式有很多,有知识储备的人可能会知道,汤饼类似于今天的汤面,还会想到魏明帝请何晏吃热汤饼的典故。假如不知道的话,从后面“如丝”的形容里可以推断出所描述的食物形状是细长的,就能得出汤面的答案。

    “我们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文地理、饮食医药,而诗词正是打开中华文化这座宝库的钥匙。”方笑一说。

    【专家支招】想要成为“诗词达人”,你要学会下面几招。

    第一招:图。

    相比文字、图像更有助于加深记忆。明朝时,就出过《唐诗画谱》。在读到一些描写景致的诗句时,可以去网上搜搜图片,就算不能还原诗句中的意境,但能在脑海里形成场景,帮助你记忆。

    第二招:唱。

    很多人都有课文记不住,但歌词却忘不掉的体验,这就是音乐旋律的功劳。诗词本身就有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如果配上旋律,更能进一步加深记忆。

    第三招:用。

    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我们也不妨在合适的情境下,在朋友圈甩一两句古诗表达时下的感受。比如天冷下雪想喝酒,可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情有趣,心有关犀的朋友自会来点个赞。

    教孩子背诗,可以将诗带入到现实情境中。 比如出去玩看见色彩缤纷的小鸟,就可以背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愉悦感。

    第四招:脑补。

    如果说前三招是加深记忆的辅助之法,那么最后这招是成为诗词达人的根本,那就是读。读是有技巧的,可以大开脑洞,展开想象——比如跟随王维去“行到水穷处,空看云起时”,看他看过的风景,走他走过的路,眼前是山涧涓涓细流,坐下抬头看到远处的云蒸霞蔚。这些只属于你想象的画面,会成为诵读诗词时最好的伴侣。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加深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能熟练掌握。 B . 《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重读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可以激发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 古诗词所蕴含的人生体验,与读者的心,读者的人生,读者的世界,息息相通。 D . 古人的诗词不是凭空写的,都是有情境的,结合情境的观察,可以加深记忆。
    2. (2) 结合【专家支招】部分内容说说下面古诗适合哪种方法记忆,并阐述理由。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3)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第三季《中国诗同大会》总冠军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4. (4) 《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方笑一,喜欢将诗词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如“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这首出自苏辙笔下的诗歌,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水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七、<b>诗歌鉴赏</b>
  •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重。

    1. (1)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的心境。
    2.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八、<b>小作文</b>
  • 10. 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下扫墓,但已是初三学生的小梦有课外辅导班要参加,她很想跟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不同意,怕耽误她的学习。如果你是小梦,你会如何说服父母同意你一起去乡下祭祖,100字左右。
九、<b>材料作文</b>
  • 11. 下面有两段文字,请选择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文章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