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33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b>
  • 1. (2017七上·赣州月考) 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 . 水稻、棉花 B . 水稻、粟 C . 水稻、玉米 D . 粟、烟草
  • 2. (2019·泰安模拟)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荀子 D . 孟子
  • 3. (2019九下·湛江月考)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 4. (2019·泰州模拟)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时间 D . 作用
  • 5. 今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昔日襄阳曾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是(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辛弃疾 D . 孟浩然
  • 6.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③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19七下·马尾期中)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8. (2017七下·三原月考)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7·惠民模拟)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甲午战争 B . 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0. (2019九下·青秀开学考)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意义或作用),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新文化运动性质的选项是(    )
    A .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B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 .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D .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11.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崩溃。“22年反动统治”的建立始于(    )
    A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 北洋政府成立 D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12. (2019·沾化模拟)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 平津战役 D . 淮海战役
  • 13. (2019·柳南模拟)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他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下列哪些是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出现的先进人物(    )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焦裕禄    ④孔繁森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4.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共有一段话七行字,表明大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会因为也没有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意味着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 和平民主,平等协商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台湾同胞自主选择社会制度 D . 两岸同胞齐心协力
  • 15. (2019·利辛模拟) 如图是1949年—1999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

    A .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经济特区的创立
  • 16. (2018九上·通州期末)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慕尼黑阴谋

    ②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凡赛尔-华盛顿体系”建立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 当时老百姓大多数文盲 C .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于一切之上
  • 18. 700年前的元朝,第一次将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神奇与富饶呈现在欧洲人面前,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和平使者是(    )
    A . 亚历山大 B . 郑和 C . 玄奘 D . 马可·波罗
  • 19. (2019九下·湛江月考)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
    A .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 . 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D .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 20. 民主法制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产生于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1787年合众国宪法》

    ④《拿破仑法典》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③②①
  • 21. (2016九上·常熟期末) 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受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22. (2019·和县模拟)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 苏联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B . 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 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 23. (2019·徐闻模拟)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宋子文,时任外交部长)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面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材料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
    A .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B . 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C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 联合国的成立
  • 24. (2018·宜宾) 曾经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苏联,常常和美国在合作中竞争,在对抗中妥协,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    )
    A . 美国对日本宣战 B . 古巴导弹危机 C . 苏联入侵阿富汗 D . 苏联最终解体
  • 25. (2019·宝丰模拟) 某班同学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 . 亚非拉的奋起 C . 动荡的中东地区 D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
二、<b >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0分)</b>
  • 2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的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如图为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乾隆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管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管制变化。
    2. (2) 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 (3) 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 27.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史的历史。循着中国近代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坎坷。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一人物向西方学习为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 (2) 图二人物康有为所代表的政治派别的主张是什么?写出图二人物孙中山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试举两例?
    3. (3) 哪些因素促使图三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
    4. (4) 图四人物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 28. (2019·千山模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为人民造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争论》(1940年1月)

    材料二: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断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完成“第一步”召开的重要会议和“第二步”胜利的标志。分析“第二步”胜利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从生产关系变革角度)
    2. (2) 据材料二,指出发展“工业化”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辉的起点”是指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建国后“严重挫折”产生的根源。
    4. (4)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梦的实践进程中获得的启示。
  • 29. 大国崛起,因素众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第一位诗人。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要驯服他们,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四:然而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话

    1. (1) 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
    2. (2) 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而确立?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3. (3) 从布什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你知道把美国总统送进笼子里的美国早期法律是哪部?该法律体现哪一政治原则?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年代俄国“关键弱点”是什么?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的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
    5.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进行了改革,改革中日本学习“西洋文明”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6. (6)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