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燕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4-29 浏览次数:3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盐酸挥发    B . 食物变质    C . 海水晒盐    D . 干冰升华
  • 2. (2019九上·平谷期末)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缺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 . 患骨质疏松    B . 引起贫血     C . 患甲状腺肿    D . 造成龋齿
  •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蜡烛    D . 铁丝
  • 5.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镁 CaO    B . 氯化铁 FeCl 2    C . 硫酸铜 CuSO 4    D . 二氧化硫 SO 3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 . 黄金用来做饰品    D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7. (2017·大兴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糖水 B . 牛奶 C . 米粥 D . 豆浆
  • 8.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海水    B . 加碘食盐    C . 食醋    D . 一氧化碳
  •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过滤 C . 点燃酒精灯    D . 称量NaCl固体
  • 10.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15 B . 元素符号为P C . 核外电子数为30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 11.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B .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 图乙溶液中b溶液一定不饱和    D . 30℃时a、b溶解度相等
  • 12.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B

    检验某种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

    C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3.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 (1)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____的是 。(填序号)
      A . 熔点高   B . 导热性好 C . 导电性好
  • 14. 图A为简易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图B为电解水的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

  • 15. 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2. (2) 煤的气化是煤炭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反应为C + H2O =X+ H2。X的化学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若消耗了12Kg的C,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Kg。
  • 16. 洗手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手部清洁剂。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有表面活性剂、抑菌剂、清香剂、防腐剂及其他助剂。洗手液的pH是国家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理化指标,在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洗手液在25℃时pH范围为4~10.

    常见品牌洗手液pH

     

    品牌

    15℃

    25℃

    35℃

    45℃

    55℃

    卫宝

    9.88

    9.72

    9.44

    9.36

    9.52

    开米

    7.48

    7.46

    7.37

    7.26

    7.24

    舒肤佳

    4.58

    4.55

    4.26

    4.24

    4.38

    蓝月亮

    4.28

    4.21

    3.83

    3.79

    4.07

    滴露

    3.82

    3.79

    3.46

    3.28

    3.65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的消费群体:由于人的皮肤表面pH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洗手液pH分布范围较广,根据皮肤的酸碱选用相应的洗手液,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例如,女性皮肤的pH明显高于男性,据此女性可选用pH稍高的洗手液.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缓冲能力下降,皮肤生理屏障作用不断降低,皮肤表面的pH逐渐近中性,因此,建议年长者选用偏中性的洗手液;而成年人皮肤表面缓冲力较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酸性或碱性稍强的产品。

    对于不同肤质的消费群体:不同pH的洗手液功效有一定差异,pH较低的洗手液消毒抑菌功能相对强,pH较高的洗手液则去污能力较强。建议油性皮肤的人可选购略显碱性的洗手液,而干性皮肤的人则使用偏中性、低刺激的。

    建议厂家在使用说明中标出产品的pH座位参考,以便消费者能够合理选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洗手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从功能性上分析,其主要成分中清香剂可以去除 _____________   。
      A . 表面活性剂    B . 抑菌剂    C . 清香剂     D . 防腐剂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
      A . 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洗手液在25℃时,只能是弱酸性 B . 在15~55℃间,随温度的升高这几种洗手液pH逐渐变小 C . 科学角度看,女性和男性应该使用不同的洗手液 D . pH较低的洗手液消毒抑菌功能相对强
    4. (4) 请你从表格中为油性皮肤的人选一款洗手液   (写出名称)。
  • 17. 小组同学用下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 (1) 由试管①的现象能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
      A . Fe > Cu > Ag  B . Fe > Cu  C . Cu > Ag
    2. (2) 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
  • 18. 某小组用电子秤对酒精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了(填“减小”或“增大”)。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19.                   
    1. (1) 如图把用蒸馏水喷湿一半的小花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

    2.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用可燃物红磷和白磷进行探究,若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固体A为。80℃热水的作用是

四、实验题
  • 2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⑴实验室制取CO2化学方程式

    ⑵CO2可以用(填序号)

    装置收集。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 O 2

    取的发生装置是

    ⑵化学方程式为

五、流程题
  • 22.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1. (1) ① ~ ③所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填序号)。
    2. (2) NaHCO3固体俗称,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3. (3) ②是煅烧NaHCO3固体,分解产物有三种,分别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六、科学探究题
  • 23. 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能有效提高鱼的成活率,并且有杀菌作用。某小组对鱼浮灵成分及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究。
    1. (1) (实验1)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1:鱼浮灵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xNa2CO3•y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实验方案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鱼浮灵,(将后续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 (2) (实验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       猜想2: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2: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两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现象①

      现象②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③

      加入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⑤

      加入 1%的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 0.1%的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表中的现象 (填序号)为溶液变红色,现象③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方案 2:同学们取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填“1%”或“0.1%”)的 CaCl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滤液呈 色,证明猜想 1 正确。

    3. (3) (反思拓展) 根据上述探究可知,保存鱼浮灵时应注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