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

更新时间:2017-05-10 浏览次数:7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的年代是(    )

    A . 黄帝到汉武帝 B . 战国到五代 C . 春秋到五代 D . 秦朝到宋朝
  • 2. 下列文学形式与宋朝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明朝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下列属于他们的措施有(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东厂  ③设军机处  ④设廷杖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

    A .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 .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 .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D .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 5.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    )

    A . 八股取士 B . 锦衣卫和东厂 C . 文字狱 D .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6.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 . 设立军机处 B . 实行八股取士 C . 制造文字狱  D . 设置厂卫机构
  • 7.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有(    )

    ①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设驻藏大臣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8.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 . 天人合一 B . 建筑功能齐全 C . 皇权至上 D . 国家大一统
  • 9.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该长城东西起止点为(嘉峪关﹣鸭绿江),该长城修筑于(    )

    A . 明朝 B . 秦朝 C . 清朝 D . 汉朝
  • 10. 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 . 开元盛世 B . 贞观之治 C . 康乾盛世 D . 贞观遗风
二、<b >非选择题</b>
  • 11.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 (1)

      材料一:如图

      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根据所学结合地图说明他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有何作用?

    2. (2) 材料二:

      时间(朝代)

      侵略者

      反侵略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明朝

      A

      B

      台州九捷

      明末清初

      荷兰

      C

      D

      清初

      E

      康熙帝

      F

      请将表格中的A﹣F处内容补充完整。

    3. (3)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商家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浙民俗谷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反映了清代帝王怎样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归纳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变化特点。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①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②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③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材料三:明清时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而且这一时期有些研究成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

    2. (2) 材料二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对应材料一中哪幅图片?(写字母)材料二对我们学习材料一有何帮助?

    3. (3)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集大成的科技著作”两例及其作者。

    4. (4) 综上所述,归纳上述材料学习的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