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18 浏览次数:3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b><b>2</b><b>分,共</b><b>40</b><b>分)</b><b></b>
  • 1. (2016七上·兴化期中) 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 . “有教无类” B . “以礼治国” C . “因材施教” D . “民贵君轻”
  • 2.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

    A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 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 .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 . 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 3.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为(    )
    A . 赞普 B . “天可汗” C . “圣雄” D . 单于
  • 4. 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
    A . 中书省 B . 门下省 C . 蕃坊 D . 市舶司
  • 5.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枢密院    ③设置通判    ④废除丞相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6.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917年到1919年,孙中山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修建铁路、建设三峡大坝……”孙中山建设中国“宏伟蓝图”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
    A . 统一祖国 B . 民族主义 C . 民权主义 D . 民生主义
  • 7. 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这张图片应归属的栏目是(    )

    A . 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 . 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C .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8.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    )
    A . 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B . 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 . 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D .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9. 党和国家进行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    )
    A .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 .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 .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10.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建立互助组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1.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
    A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严格国家价格管控 C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 . 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 12. 1997年6月30日,英军在最赚钱的殖民地伴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 .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 .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 . 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 . 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 13.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 . 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14. (2016九上·苏州期中)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 . 维护国家统一 B . 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 . 确立君主立宪制 D .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 15.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 .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 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 . 火车、轮船的出现 D . 飞梭的发明
  • 16. (2016九上·宜春期末)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

    A .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 .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 17. 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B . 促进了社会进步 C . 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 D . 摆脱了民族危机
  • 18. 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 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 . 均有损中国主权 C . 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 .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19. (2017九上·宁津月考)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
    A . 美国的援助 B . 科技革命的推动 C .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 . 区域的联合
  • 20. (2017·黄冈) 1944年,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7年,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由美国占支配地区的关贸总协定。这表明(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 B . 强权政治左右着世界的发展 C . 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 . 美国已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二、<b>非选择题(共4题,第</b><b>21</b><b>题</b><b>7</b><b>分,第</b><b>22</b><b>题</b><b>8</b><b>分,第</b><b>23</b><b>题</b><b>8</b><b>分,第</b><b>24</b><b>题</b><b>7</b><b>分,共</b><b>30</b><b>分)</b><b></b>
  • 21. 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两大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秦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严惩贪污、贿赂等)、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期

    内阁首辅

    拥有标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军传达皇帝旨意

    (备注: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设立于明成祖时,职权范围并不明朗,不能直接干预六部之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朝法律制度的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当时也有人戏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请简析理由。
  • 22.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嘉兴南湖游船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 (1) 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的名称。
    2. (2)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唯一的国家。”

    ——摘编自《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摘编自《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摘编自《大国崛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是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并说明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共同作用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有哪些重大事件?
  • 2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美国率先表示支持。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从1994年4月到1996年,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

    材料二: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成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区”,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推动了世界格局发展。

    材料四: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脱欧”将导致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出现大幅度倒退,甚至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并改变现有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尽管欧盟成员国矛盾突出且已出现“一分为二”的态势(即未遭受欧债危机打击的德国等“北方成员国”和遭受欧债危机打击的希腊等“南方成员国”),但过去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未出现严重倒退。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并说明美国为什么率先支持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2. (2) 材料二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势?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前景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