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3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8八下·遂宁期中) 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内容的有(    )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确定新中国的国旗

    ③确定了首都

    ④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⑤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⑤
  • 2. (2018八下·靖江期中)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始于(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改革开放
  • 3. (2016九下·盘锦月考) 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 B .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C .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二月革命
  • 4. (2017九上·南雄月考)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 全境解放 B . 社会主义 C . 国家富强 D . 民族独立
  • 5. (2017八下·苏州期末)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 . 巩固政权 B . 工业化的起步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6. (2018·凉山)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
    A . 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 . 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 . 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 7. (2017八下·路南期末) 今日中国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严峻考验。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

    A . 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 . 帝国主义威胁能否解除 C . 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建立 D . 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 8.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是(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宪法》
  • 9.

    宣传画是一种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的宣传手段,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 10. 2013年3月11日起朝鲜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的效力,朝鲜将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全面终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并切断板门店朝美军事联络电话,朝鲜半岛进入军事敌对状态。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代表不包括(   )

    A . 中国 B . 美国 C . 朝鲜 D . 韩国
  • 11. (2018九下·老河口月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  )
    A . 朱德 B . 毛泽东 C . 陈毅 D . 周恩来
  • 12. (2017·枣阳模拟) 1955年,中国与印尼签署了两国间《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条约(    )

    A . 为新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扫清了障碍 B .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C . 放弃了中国对海外华侨利益的保护 D .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
  • 13. (2018八下·江海期末) 一位美国记者评沦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汉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上海APEC会议
  • 14. (2018八下·长春月考)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成果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    )
    A . 工业交通运输业 B . 农业商业 C . 工业农业 D . 交通运输业商业
  • 15. (2018八下·乌审旗月考) 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划,为我国2016-2020年五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一五”计划为我国哪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
    A . 1953-1956年 B . 1953-1957年 C . 1952-1957年 D . 1949-1953年
  • 16. (2018八下·农安月考)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 社会主义改造时于期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初期
  • 17. (2018八下·高邮期中) 下表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国民经济不断增长。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4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实行了改革开放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 18. (2019八上·法库期末) 2012年5月10日,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正式登陆大陆各大影院,影片从1895年横跨至1930年,讲述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与该影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黄埔条约》 D . 《马关条约》
  • 19. (2018九下·东城模拟) 下面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 . 初建社会主义 C .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D . 改革开放之路
  • 20. (2018八下·苏州期中) 位于观前街小公园的苏州市人民商场始创于1934年,是当时为江浙沪商界瞩目的中国四大国货公司之一,是苏州著名的百货老字号,原名苏州国货商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更名为苏州人民商场。该商场更名大约发生于(    )
    A . 1949年 B . 1952年 C . 1956年 D . 1958年
  • 21. (2016八下·宜昌期中) 通过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时间是在(  )

    A . 1949年 B . 1951年 C . 1953年 D . 1956年底
  • 22. (2016八下·枝江期中) 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要了解这一段历史,必须查询的资料是(  )

    A . 抗日战争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三大改造
  • 23. (2018八下·高邮期中)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 B .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 (2018八下·江海期中)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 实行股份制 B . 廉价收购 C . 赎买政策 D . 无偿没收
  • 25. (2017八下·市中月考) 在历史学习中,“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B .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 .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开始了 D . 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办起了人民公社
二、综合题
  • 26. (2017八下·乌兰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

    ——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人的一块“界碑”?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时间、名称)。面对当今日本某些领导人掩盖歪曲历史的行径,请举出一例日军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驳斥。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中日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外交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 27. (2016八下·泰州期末)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乔冠华(左)开怀大笑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2) 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 (3) 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4. (4)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