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2免疫...

更新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34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江西)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 .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 .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 D . 接种乙肝疫苗
  • 2. (2018八上·海沧开学考) 下列各组,均为免疫器官的是(  )
    A . 淋巴结和胸腺 B . 脾脏和溶菌酶 C . 淋巴细胞和脊髓 D . 脾和白细胞
  • 3. (2018·乐山会考)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B .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 .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D . 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
  • 4. (2018八下·中山会考) 图所包含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病毒是抗体 B . 该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 C . 该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D . 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 5. (2018·南充)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人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 .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D .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 6. (2018·扬州) “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
    A . 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 B . 注入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 . 注入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 注入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 7. (2018·莱芜) 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免疫相关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病原体都能使人患传染病 B . 病原体不一定都是抗原 C . 抗原能使机体产生抗体 D . 免疫可识别体内异常细胞
  • 8. (2018·包头) 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表示“没有”),乙肝抗体呈阳性(表示“有”)。他从未注射过乙肝疫苗,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
    A . 小明体内有乙肝抗体,是因为小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并痊愈了 B . 小明体内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小明母亲怀孕时传递给他的 C .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是因为小明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D .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是因为乙肝病毒不能侵入到人体内
  • 9. (2018·广东) 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 . 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 . 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 D . 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10. (2018·宣城)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实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基本就不会感染艾滋病。下列四种途径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8·日照) 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A . 胃液 B . 溶菌酶 C . 吞噬细胞 D . 淋巴细胞
  • 12. (2018·日照)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 . 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 . 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 . 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
  • 13. (2018·邵阳) 如图中,I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病毒笫Ⅱ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 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消失 C .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 .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
  • 14. (2018·威海) 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④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④⑤
  • 15. (2018八下·石景山期末)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70%的宫颈癌都与HPV病毒有关。我国在2017年8月引进HPV疫苗帮助女性预防宫颈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HPV病毒引发的宫颈癌一定会传染给其他人 B . 注射HPV疫苗后,可以100%预防宫颈癌 C . 所有女性都适合接种HPV疫苗 D . 注射疫苗预防宫颈癌,利用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1. (2018·昆明)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传染病及免疫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2月公布了10种高危传染性疾病,其中的“X疾病(DiseaseX)”让人耳目一新。“X疾病”可以代表一种新型疾病,也可以代表一种一度被消灭或得到控制,但近几年又卷土重来的疾病,霍乱这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就属于再兴疾病。

    剧烈泻吐、肌肉痉挛是霍乱的主要特征,病死率很高。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系列纪录片《永不停歇的疫战》,就记录了我国医疗卫生人员和霍乱之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2年,南方多省出现了18例霍乱疫情。调查发现,引发霍乱的原因是某个池塘的甲鱼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后流入市场,再进入家庭。疾控人员找到并关闭了这个甲鱼池塘,从源头上结束了疫情。

    1. (1) 霍乱属于系统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的细菌。
    2. (2) “18例霍乱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必须隔离治疗。
    3. (3) 早在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就开始培育霍乱疫苗。健康人接种霍乱疫苗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从而提高对霍乱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 22. (2018·铁岭) 下面的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2. (2) 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其杀菌机理可用图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3. (3) 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作,能刺激人体产生,这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 23. (2018·聊城) 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氏乂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氏凡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结构,由组成。
    2. (2) 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
    3. (3) 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填序号)。
    4. (4) 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
    5. (5) 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
  • 24. (2018七下·历城期末)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主要是发热、吞咽困难,腮腺肿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一般在发病期传染性最强。
    2. (2) “多喝水保持鼻粘膜湿润,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
    3. (3) 儿童满8个月接种一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这种疫苗属于,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
  • 25. (2018八下·开江期末)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感染艾滋病病毒2~6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乳汁、伤口渗出液中也含有HIV。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传染病的特点看,艾滋病病毒(HIV)属于
    2. (2) 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艾滋病患者属于
    3. (3) 患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患者自身对抗HIV而产生的免疫。
    4. (4) 根据资料分析,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不包括_______
      A . 血液传播 B . 性传播 C . 空气传播 D . 母婴传播
    5. (5) 艾滋病还有“第四种”可怕的传播途径,就是歧视。联合国为全球抗击艾滋病行动特别提出“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三大愿景。其中,“零歧视”关系着其他两大目标的实现。若我们同学中有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怎样与之相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