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4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

更新时间:2017-05-08 浏览次数:1142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中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周一也。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君子也。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之小人也。”这说明秦什伍制(    )

    A . 融合了儒家思想 B . 体现了法家思想 C . 是西周之制的传承 D . 是郡县制度的完善
  • 2. 使职,就是代表朝廷衔命出使四方完成特定任务的官员。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不专机务,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为数众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 .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 宦官专权的出现 C . 三省六部的职能被打破 D . 君主专制的削弱
  • 3. 宋代某些地区的租佃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大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整体出租给包佃主,再由包佃主分散转租给租佃户,从而表现出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二地主或包佃主的出现(    )

    A . 限制了土地兼并 B . 推动了生产发展 C . 改变了地租形态 D . 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
  • 4. 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

    A . 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 . 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 . 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 . 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 5. 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反映出二人(    )

    A . 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B . 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 C . 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D . 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
  • 6.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

    A . 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 . “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 . 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 7. “诉之利益”表达了“国民利用诉讼制度须以一定利益及必要性为要件”的观念,而古罗马早期诉讼上的这种观念又处在自然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正义”观念的统摄之下。随着罗马城邦由松散的部落联盟向政治行政实体的发展,源自城邦治权的司法权对城邦公共安宁维护目标的追求,在诉之利益的观念中植入了秩序维护的公益基因。这反映出罗马法(    )

    A . 受到政治体制变更的影响 B . 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C . 受到自然法的影响 D . 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
  • 8. 18世纪中晚期英国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爱德蒙·伯克认为,理性主义是有限和不可靠的,革命政治的致命缺陷是假设对政治制度的变更是以满足抽象理论模式的需要,而法国政局的频繁变更便是不可靠的理性主义政治的产物。这说明他(    )

    A . 赞同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B . 尊重法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C . 反对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 D . 赞同英国式的共和国政体
  • 9.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后,英、法等16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互相合作。1950年9月,西欧国家成立欧洲支付同盟(EPC),其宗旨是促进贸易和支付自由化。这种情况表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 . 为美国控制西欧奠定了基础 B . 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C . 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D . 推动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 10.

    下表为20世纪50至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值(单位:%)

    这表明二战后的30年间(    )

    A . 德国、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 B .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呈现 C .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巩固 D . 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制约经济发展
  • 11.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A . 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 . 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 . 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12.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这一学说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将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B .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C . 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D . 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二、<b >综合题</b>
  • 13. (2017高三上·中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袄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右边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不论从何种角度或选择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南朝刘裕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公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知禁。至是,会稽余姚庾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公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引自《宋书·武帝本纪》

    材料二:太祖幼而宽仁,入纂大业,及难兴陕方,六戎薄伐,命将动师,经略司、兖,费由府实,役不及民。自此区宇宴宇,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莫归,自事而已。……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引自《宋书·良吏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时期出现“宋世之极盛”的原因,并概括刘裕改革的影响。

  •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们不但拒绝了君主政体,还拒绝了作为君主政体基础的等级制。……公共权力是以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契约为基础的。……政府权力如果离开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必将不断扩张,进而损害人民的自由。……那又如何保证政治秩序呢?……是通过公民们的自我约束,特别是公民自愿把公共利益置于私人之上的行动实现的。

    ——摘编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二:制宪双方都承认人民主权的“有限性”……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政府权力不但不是自由的威胁,反而是自由的保证,而一个国家若没有全国性政府是可怕而怪异的。……况且人们所寄望的那种公民德行在当时已经衰落了……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善的制度,现实政治中利益与派系的分歧与对立,似乎必须多仰赖于制度的制衡。”

    ——摘编自庞金友、刘影硕《美国制宪会议时期人民主权观念的冲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之初的建国思想。

    2. (2)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个时期美国处理政治与人民之间关系的异同。

  •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今最大的国际恐怖组织“伊黎”的前身是“基地”组织2004年设在伊拉克的分支,招收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2011年,随着美国撤军伊拉克和叙利亚内乱的爆发,“伊拉克伊斯兰国”开始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并进军叙利亚,2013年,与叙利亚一反对派武装组织联合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家”(简称“伊黎”),其头目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宣称对于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不久,在尼日利亚、利比亚出现了拥护“伊黎”的地方政权,全世界还有数十个极端组织宣誓效忠“伊黎”。“伊黎”及其支持者制造了一系列针对平民、异教徒和民航客机的恐怖袭击事件,还运用现代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圣战”成员。

    ——摘编自刘中民《国际反恐形势进入新历史阶段》

    材料二:2014年9月,美国联合西方盟国和沙特等地区盟国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并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借以打击亲俄罗斯的巴沙尔政权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俄罗斯认为美国反恐不力,出兵重创了叙利亚境内的“伊黎”。沙特、卡塔尔等国由于同叙利亚政权存在教派对立等原因,在打击“伊黎”的同时,也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组织。伊朗则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法国继续执行对中东事变积极干预的政策。但法国未对《沙尔利周刊》恐怖事件后国内存在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宗教、族群矛盾予以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这或许是此次巴黎遭恐怖袭击后法国必须正视和反思的问题。

    ——摘编自百度《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反恐斗争呈现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周学熙(1865—1947),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阅读下列周学熙的言论,完成题目要求。

        “日本维新最注意者,练兵、兴学、制造三事。其练兵事专恃国家之力,固无论矣。而学校、工场于民间之自谋者居多,十数年间,顿增十倍不止。其进步之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现全国男女几无人不学;其日用所需洋货几无一非本国所仿造,近且返运欧美,以争利权。”

        “窃为东西洋诸文明国,工业进步速若电芒,其原动力之所在不外理化研究日精,社会之鼓荡日剧,故能月异而岁不同。中国实学幼稚,理化骤难深邃,而欲使人人知工业为富强根本,端赖社会鼓荡之力。”“中国物产地质胜于泰西,而制造远出各国之下,实由不知化学工艺之法。”

        “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而讲求之道亦属相资。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

        (工场)“与工业学堂联络一气,兼以工场为工业学生实验、制造之所,而学堂各科教习即可为工场工徒讲课之师,相辅而行,收效较速。”

    ——摘引自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

    1. (1) 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周学熙的主要主张。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周学熙的教育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