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25 浏览次数:9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填空题</b>
  • 1.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体积无关,人们通常利用密度大小来物质.
  • 2. 常言道“秋冬雾杀人刀”,景德镇的初冬也出现了雾霾,雾与霾不同,雾是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形成的,而霾即PM2.5,指肉眼看不到、直径约为2.5(填上合适的物理量的单位)的空中漂浮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会有较大的影响.
  • 3.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音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音响声通过传播进入人耳;(2)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 4. 如图是景德镇陶溪川美丽的夜景,古朴的建筑物在水中形成了倒影,这个倒影是由于光的所形成的像,该像(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 5.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在摄氏温标中,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的温度规定为100℃.
  • 6. 液体汽化两种方式是
  • 7. 每年的冬天人们都会期待第一场雪.当刚飘起雪花时,雪花落到地面会成水,在此过程中需要(填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而不能很快形成积雪.
  • 8.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会患上近视,通常需要佩戴镜(选填“凸透”或“凹透”)来进行矫正.现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些(选填“强”或“弱”).
  • 9. 晶体二极管是由(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的属性.
  • 10. 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在严冬时河面冰封,可河底水是流淌的,水在℃时密度最大,而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二、<b >选择题</b>
  • 1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正读八年级的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脉搏跳动的约为68次/min B . 质量约为50kg C . 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D . 人感受舒适的室温约为37℃
  • 12. 人眼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
    A . 实物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B . 实物的放大、正立的实像 C . 实物的缩小、倒立的实像 D . 实物的放大、正立的虚像
  • 13.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水的温度很高 B .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 地面上的水反射太阳光到人的身上 D .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 14.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 15.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医用听诊器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来听清体内的病灶 B . 乙图:汽车后视镜是凸透镜可以看清后面的路况,扩大视野 C . 丙图:寒冷的冬天,冰雕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熔化现象 D . 丁图:窗户上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在窗玻璃的外侧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理学中,把不能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B .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 C . 物体的质量越大,该物体的密度也越大 D .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三、<b >简答题与计算题</b>
  • 17. 酷暑炎炎,冰水成了大家追捧的冷饮(如图),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带到教室,不久之后将看到瓶壁上出现许多水珠,而瓶内水面却下降了,是不是水从瓶内渗透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

  • 18. 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装有甲乙两种物体,如图所示是杯子和物体总质量﹣体积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空杯的质量是多少?
    2. (2) 乙物质的密度是多少kg/m3
    3. (3) 当甲物体的体积为2.5cm3时,甲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 19. 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熟知.如图所示,一个容积为3×10﹣4m3瓶内装有0.1kg的水,聪明的乌鸦将一块质量为0.02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0块相同的石块时,水面升到了瓶口.那么,

    1. (1)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多少m3
    2. (2) 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 20. 瓷都景德镇盛产各类陶瓷.现有一个小瓷娃(如图),一个溢水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m1 , 将小瓷娃投放到溢水杯中,此时溢水杯总质量为m2 , 取出小瓷娃后,溢水杯的总质量为m3 , 求:(ρ已知)

    1. (1) 小瓷娃的质量;
    2. (2) 小瓷娃的体积;
    3. (3) 小瓷娃的密度.(提示:所求的量用题目中的已知量的字母来表示)
四、<b >实验探究题</b>
  • 21. 测量工具的使用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之一.

    图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2:甲温度计的量程是,读数是℃;乙温度计的读数℃.

  • 22.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f=10cm)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需要将三者的中心调至;当蜡烛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应移至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3. 圣诞前夕,小慧和小伟一同去买苹果庆祝平安夜,商家按每个苹果5元售出,夸下豪言说,他家苹果大,每个苹果至少半斤.他俩质疑地将苹果带到学校,并向老师借了天平(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10g一个、5g一个)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 (1) 这台托盘天平最大称量值是 g,标尺的分度值是 g;
    2. (2)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把
    3. (3) 此时指针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这时小慧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小伟想检验天平是否已经平衡,他做出了操作:
    4. (4) 将一个苹果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的右边一点,这时他们应,待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一个苹果的质量是 g.从而证实了商家的假话.
    5. (5) 他们一起把苹果切成了多片,摆出了苹果拼盘,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切开了的苹果质量将
  • 24.

    畅竹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5

    51

    52.5

    1. (1) 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 (2) 海波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是 min;

    3. (3) 海波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4. (4) 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5. (5) 她在学习了热学知识后,还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她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她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晶体的有关.

      ②根据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③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 25. 现有一个容积约为60mL的不规则容器,八(1)班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准确测量出它的容积,他们在实验室只找到了刻度尺、50mL的 量筒一个、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大烧杯,于是他们提出了两种测量方案:

    1. (1) 【方案一】:选择和水,先将容器装满水,再将容器里的水分次进行测量,可测出水的体积,即就是该容器的容积.
    2. (2) 【方案二】:选择天平和水,先测出空容器的质量为20g,再测出装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如图所示),再根据V=,代入数据,可得到容器的体积为 mL.(ρ已知)
    3. (3) 【交流与评估】若选择方案一,测量值较真实值将.若选择方案二,存在不足之处
  • 26. 如图所示,“浪漫物理小屋”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白色光屏,它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A、B两块硬纸板组成的.

    1. (1) 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 (2) 让激光笔的入射沿着光屏左侧的纸板A射到镜面的O点,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内.
    3. (3) 思扬同学提问:纸板B上没有了反射光线,那反射光线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吗?同组的晨逸同学灵机一动,他用剪刀把纸板B从中间剪开,将上面一半保持不变,下面一半向后折,还可以(填具体操作),再重做以上实验,发现现象如图,从而更有力地解决了光在反射时,“三线共面”的问题.
    4. (4) 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