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定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03-28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7八下·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 . 抗美援朝——中国第一次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新中国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2. (2018八下·靖江月考) 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②①④③ B . ②④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②①③
  • 3. (2018八下·崇仁月考) 1950年毛泽东作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    )
    A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 . 国民大革命打垮北洋军阀 C .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4. (2018八下·龙湖期中) “结束了一百多年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此事件的意义不包括(    )
    A .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B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5. (2018八下·江海期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 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 6. (2018八下·响水月考) 下列制度属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
    A . 民主集中制 B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 (2017·泰兴模拟)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 . 国家的名称变了 B . 国家独立富强了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 . 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 8. (2018八下·宁津月考)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 . 董存瑞 B . 黄继光 C . 邱少云 D . 刘胡兰
  • 9. (2018九下·惠民月考)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 .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 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 10. (2018八下·龙湖期中) 反映20世纪50年代历史的战斗片《英雄儿女》插曲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对应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日本侵略军 C . 中国远征军、“联合国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 11. (2018七下·大庆月考)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 . 美军 B . 日军 C . 八国联军 D . 英法联军
  • 12. (2018八下·江海期末) “美国干涉者失算了,他们的狂妄侵略野心被粉碎了。……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里的“三年激战之后”是指(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美苏争霸的胜利
  • 13. (2018八下·九江月考) (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 1937—1945年 B . 1946—1949年 C . 1950—1952年 D . 1953—1956年
  • 14. (2017·南岸模拟)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 . 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15. (2016八下·丰南月考)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
  • 16. (2016八下·宜兴期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 .  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 .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17. (2017八下·徐州月考) 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    )措施。

    ①镇压反革命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解放台湾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8. (2018八下·东莞期中)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A . 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B .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19. 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土地改革运动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 20. (2018八下·惠安期中) 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下图,中国人民国此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这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8八下·长春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请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1. (1) 写出这场运动开始的时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哪年?
    2. (2) 写出与这场运动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具体做法。
    3. (3) 写出这场运动的意义。(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00字)
  • 22. (2017·老河口模拟)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亚太政策的变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九下《世界历史》

    材料二:(一)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对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二)各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四:由中国发起筹建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增加多边开发体系的力量,推动亚太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1. (1) 材料一中的条约限制了哪国在中国的扩张?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分析材料二中文件签署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中美苏三国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状态?

    3. (3) 综合上述材料,总结20世纪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从其变化中反映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 (4) 2017年4月,对于朝鲜再次发射导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日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都应保持克制,不做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的事。在60多年前中国为朝鲜问题如何行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

  • 23. (2017·梅州)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2. (2) 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 24. (2018八下·安岳月考) 历史图片能让我们最直接地感知历史,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图一: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高彩官和家人看领到的土地证。

    图二: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1. (1) 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发生的时间是,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 (2) 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 (3) 材料二图一中跨过鸭绿江的是我国哪一部队?他们开赴到图二中的朝鲜战场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
    4. (4) 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侵略活动?
    5. (5) 材料二图三中的纪念碑是无数烈士的鲜血铸就。请举出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两例即可),谈一谈他们所体现的崇高品质。
    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
    7. (7) 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8. (8)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