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17-04-19 浏览次数:3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 . 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 .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 2. (2016八上·武昌期中)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 B . 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 C . 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 D .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
  • 3.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 . 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 . 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 . 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 .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5.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 . 液化放热 B . 蒸发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升华吸热
  • 6.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 酒精温度计 B . 乙醚温度计 C . 水温度计 D . 水银温度计
  • 7.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
    A .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 B .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 C .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 D .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
  • 8. (2017·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 9. (2017·高密模拟) 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 .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 .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 .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
  • 10. (2017·亭湖模拟)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 增大物距 B . 增大像距 C . 增大人像的大小 D . 减小取景范围
  • 11. 如图所示,今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里“极轻”的物理含义是(   )

    A . 弹性小 B . 体积小 C . 密度小 D . 质量小
  • 12. (2016八下·麻城开学考)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 . ρ>ρ>ρ , 且ρ>ρ B . ρ>ρ>ρ , 且ρ<ρ C . ρ>ρ>ρ , 且ρ D . ρ>ρ>ρ , 且ρ>ρ
二、<b>填空题</b>
  • 13. 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 14. 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 15. 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 16.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 17. 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 18.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 , “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g.

三、<b>作图、实验与探究题</b>
  • 19.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0. 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 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 )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 21.

    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照片可知AF的长度为 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  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相邻两段时间内路程差为 cm.

  • 22. 在“探究平面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

    1. (1) 通过图象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
    2. (2) 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或“不相等”).
    3. (3) 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 (4) 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23. (2017·蒙阴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3. (3) 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
  • 24.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1) 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2. (2) 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3. (3) 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4. (4) 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5. (5) 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 25.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 (2) 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 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 (3) 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