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九中学(五四制)2018-2019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19-01-08 浏览次数:3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金山模拟) 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酸奶    B . 玉米糊    C . 冰水    D . 可乐
  • 2. (2018·白银) 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 . 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3.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氧化物

    单质

    化合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4. 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 . 铝被氧化后表面形成保护膜,所以铁被氧化生锈后表面也会形成保护膜
  • 5. 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18·济宁) 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 , 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如下表中数据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所示是用其中一种物质所做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NaCl

    35.8

    36.0

    36.3

    36.6

    A . 实验中加入的物质R是氯化钠    B . ④中t的取值范围在30~40之间 C . ③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 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②中的大
  • 8. 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表)。通过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20℃

    40℃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 . 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 . 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 . 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 . 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 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 , 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为饱和溶液,则需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    )
    A . 12.8g    B . 14.6g    C . 20g    D . 25g
二、简答题
  • 11.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 . 只有固体  B . 只有液体  C . 只有气体   D .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 (2) 生理盐水的溶质是(填化学式),碘酒的溶剂是(填名称)。
    3. (3)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_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水分子未画出)
    4. (4) 洗碗时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5. (5) 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6. (6) 高铁酸钠(Na2FeO4)是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7. (7) 水是常用的溶剂,某酒精C2H5OH的水溶液,溶质与溶剂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1%)。
  •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P点的含义
    2. (2)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3. (3) 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4. (4)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5. (5) 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 丙>甲=乙   B . 甲=乙>丙    C . 甲>乙>丙  D . 乙>甲>丙。
  • 13.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
      A . 金刚石   B . 不锈钢   C . 生铁
    2. (2)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填化学式,下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3) 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4. (4) 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5. (5)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4. 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中的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B(填“<”或“>”)。

      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

    2. (2) 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如图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NaHCO3产率/%

      a

      30

      60

      86.8

      b

      30

      120

      X

      c

      35

      60

      89.4

      d

      35

      120

      92.5

      e

      40

      60

      85.3

      f

      40

      120

      85.6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NaHCO3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三、推断题
  • 15.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写出B的化学式:,它的一种用途是;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一种C合金的名称;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 16. 泡菜制作在我国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11%左右的食盐水里,经密封发酵而成。现要配制100克11%的氯化钠溶液。
    1. (1) 实验用品如图1,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2. (2) 配制过程的实验步骤如图2,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3. (3) 上述实验中,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某同学用如图⑤的方法称取所需食盐,若要保证所配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同学应量取水的体积约为mL。
    5. (5)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序号)。

      ①食盐潮湿不干燥             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洒出     ④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

    6. (6) 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此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7. (7) ①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转移到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②请你为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在图E中书写正确的标签

五、科学探究题
  • 17.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金属锈蚀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图示

    生锈时间

    8min

    较长时间不生锈

    5min

    3min

    1min

    1. (1)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填“慢”或“快”),在(填“稀醋酸”、“水”或“稀氨水”)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2. (2)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吸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碱石灰既能吸水也能吸收CO2

      (进行实验)

      指出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3. (3) 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
    4. (4) 将铁锈样品加热,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5. (5) (实验记录)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B的质量/g

      装置C的质量/g

      反应前

      23.2

      232.4

      198.2

      反应后

      /

      239.6

      211.4

      (实验记录)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确定铁锈的成分。若用FexOy•nH2O表示, n=

      若缺少装置D,则x:y的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 (6) 欲使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已知镁带生锈的产物为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则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有:

      ①O2 ②水  ③CO2 ④O2和CO2 ⑤CO2和水  ⑥O2和水  ⑦O2、CO2和水

      至少需要选择(填序号)做对比实验,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

    7. (7) 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请完成下列计算:
    1. (1) 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
    2.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