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19-02-15 浏览次数:2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 2. 期末考试结束,合肥育英中学八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随着共享单车热度的不断升温,摩拜(小桔车)、ofo(小黄车)等不同品牌的单车几乎遍布城市的街头巷尾。而这种只要手机扫一扫即可骑车走人的便捷单车服务,得益于互联网与传统租车的结合。这印证了(  )
    A . 网络可以无所不能 B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 网络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 . 网络促进文化传播
  • 4. (2018八上·顺德月考) 漫画警示我们(    )

    A . 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B . 学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方法 C . 自由发表言论是我们的自由 D . 要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 5. 对漫画中志愿者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行为 B . 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C . 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D . 主要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
  • 6. (2016七上·湛江月考) 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 8.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图《让座》体现的是( )

    A . 纪律 B . 规章 C . 法律 D . 道德
  • 9.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
    A . 在电影院看到激动情节时,小华大声喊叫 B . 在公共汽车上,小红主动给老人让座 C . 在动物园里,小军向猴子扔去食物 D . 在课堂上,小军随意离开座位扔垃圾
  • 10. (2017八下·日照月考) 在公共场合,青少年与人交往应尊重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在公共场合,上下楼梯或上下车要让老人、妇女和残疾人先行 B . 去图书馆、阅览室要按先后顺序,不可蜂拥而入 C . 到商店买东西,要细心分辨真假,特别是食品,要亲口尝一尝 D . 在影剧院看演出,整个演出结束后,要鼓掌表示感谢,等谢幕完毕,再离开座位
  • 11. 2017年12月8日,安徽滁州男孩刘某不慎砸破一块轿车玻璃,刘某看车内无人就主动留下字条承诺赔偿。刘某母亲表示常教育孩子敢作敢当,自己将承担维修费用。对男孩及其母亲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诚实守信的行为,值得肯定

    ②是勇担过错负责任的行为

    ③是过于老实,呆萌呆萌的行为

    ④是正能量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2.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种作用是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角度提出来的。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  )

    ①可以做什么  ②必须做什么  ③应当做什么  ④不应当做什么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不良行为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

    ④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向违法犯罪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4. 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 .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 15.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
    A . 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B . 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C . 冷落忽视他人 D . 对他人的请求一概回绝
二、材料分析题
  • 16. 三中团委组织部分优秀团员和志愿者到常家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那里的老人送去了欢笑。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一时间老年宿舍里到处都是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脸。同学们还亲热地围在老人们的身边,一边给老人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的不易。
    1. (1) 志愿者优秀团员的事迹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
    2. (2) 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3. (3) 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路大环境亦被污染。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 (2)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 18. 人人都要遵守规则,遵中规则一天很容易,但遵守规则一世,那可不容易,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让我们一起遵守规则,一起过和谐的生活吧!

    [规则的约束]

    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木全在自己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一阵风吹来,风箏拼命往上蹿,正当蹿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趁机追上飞机,却身不由已,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

    [规则的遵守]

    据报道,在2017年“十一”期间,100名身着黄色工作服的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首次出现在北京动物园等市属公园,协助开展文明游园引导。打造文明的旅游环境,需要他律,但更需要自律。文明引导员的引进就是既发挥他律,又利于游客文明素质提升的好办法。

    [规则的改进]

    “准备坐飞机回老家探亲,航空公司推出2.9折即400元的机票,大人的机票加上民航基金只要450元,可是6岁的女儿却要买5折票,即690元,太不合理了。”市民陈女士致电海都热线反映。记者了解到,这来源于民航局1996年起实施的关于儿童票的优惠准则:“2至12周岁为儿童旅客,机票价格为全价票的50%,免收民航发展基金和燃油附加费。“当时成人票价大多在8折以上,儿童票打5折还是有一定优惠的。不过,目前航空公司二三折机票已屡见不解,这个规则已明显过时。

    1. (1) [规则的约束]从风筝与线的故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 (2) [规则的遵守]文明关乎你我他。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在旅游景点安排文明引导员?请说明理由。
    3. (3) [规则的改进]针对这一明显过时的规则,你有什么建议?
  • 19. 在《开学第一课》的“中华骄做”主题里迎来了一位最年长的嘉实,他是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因为许渊冲先生年龄已高,坐在轮椅上,董部为了表示尊重,为了能让老先生听得清楚,跪下来采访,一直保持着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听老先生讲着自己对于翻译事业的执着故事。提问的时候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这也让网友们对于她的这次下跪点赞,称赞她是一个懂得尊重,不卑不充,优雅谦恭的人。人们总能从她身上发掘出很多闪光点,这次又是一个“尊重”。无论是面对文化大家、名人还是普通人,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得体,这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1.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尊重他人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中董卿的做法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郑某原来是某中学的“三好学生”。在电子游戏厅结识了几个“赌友”后,经常旷课聚赌。老师和家长多次批评教育,他都听不进去。为了偿还赌债,他经常与“赌友”一起在校外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次,仍不悔改。一天,当他在一家商店盗得价值几千元的商品后,再次被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1. (1) 郑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 (2) 犯罪有什么特征?
    3. (3) 我们应从此案列中吸取什么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