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17-04-12 浏览次数:76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2. 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 .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D .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 3.

    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 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 B . 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 C . 乙比甲晚1s出发 D . 5s末两物体相遇
  • 4. (2017高一上·南充期末) 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

    A . 沿斜面向上 B . 沿斜面向下 C . 竖直向上 D . 垂直斜面向上
  • 5.

    如图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

    A . 物块将仍落在Q点 B . 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C . 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D .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 6. 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 , 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 . 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 2m/s2 B . 4m/s2 C . 6m/s2 D . 8m/s2
  • 7.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为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悬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系在P端.当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缓慢逐渐增大时(0<α<π),OP杆的弹力T和绳子的张力F的大小变化是(   )

    A . T不变,F变大 B . T不变,F先变大后变小 C . T先变小后变大,F变大 D . T先变大后变小,F不变
  • 8.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B .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 .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D .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二、<b >选择题</b>
  • 9.

    如图所示,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则 (   )

    A . 地面受到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的大小相等 C . 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D . 地面受到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0.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 . 两个不在一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 . 合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
  • 11. 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可能在加速下降 B .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 .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消失了 D . 物体失重的条件下,对支持它的支承面压力为零
  • 12. 甲、乙两物体,m=2m , 甲从2H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H高处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正确的说法是(   )

    A .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 B . 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C . 各自下落1m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D . 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
三、<b >实验题</b>
  • 13. (2017高一下·奇台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 , 那么:

    1. (1) 闪光的时间间隔是s;

    2. (2)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m/s;

    3. (3) 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 1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1. (1)

      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成如图1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两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  

      ② 

    2. (2) 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2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 m/s2 . (图中数据单位均为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为保证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约等于沙桶和沙子的重力mg,则沙桶和沙子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

四、<b >计算题或论述题</b>
  • 15.

    如图所示,悬线AO与天花板夹角为60°,线BO与墙壁垂直,灯的重力为G,求灯对线AO和线BO线拉力.

  • 16.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忽略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100N/m,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A,手拿一块木板B托住A往上压缩弹簧(g=10m/s2

    1. (1) 若突然撤去B,则A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1=15m/s2 , 求此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2. (2) 若用手控制B使B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5m/s2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A、B分离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及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 1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B长为1.2m,质量为2kg,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一质量为3Kg的小铅块A放在B的左端,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4.刚开始A、B均静止,现使A以3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g=10m/s2),求:

    1. (1) A、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2. (2) 通过计算说明,A最终是否滑出B

    3. (3) B在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五、<b >不定项选择</b>
  • 18. 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必须使分力F1、F2与合力F在同一平面内 B . 在同一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允许变动 C . 在同一实验中,只要结点位置不变,无论两个分力如何变化,其合力不变 D . 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 19.

    如图所示,重6N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4N的力推木块,木块能保持静止,则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

    A . 4N B . 3N C . 5N D . 6N
  • 20.

    静止的粗糙传送带上有一木块M正以速度v匀速下滑(如图),滑到传送带正中央时,传送带开始以速度v′匀速斜向上运动.则木块从A滑到B所需时间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时木块从A滑到B所用时间比较(   )

    A . 两种情况相同 B . 前者慢 C . 前者快 D . 不能确定
  • 21.

    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量均为1kg的小球,它们之间用L1、L2、L3三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相连,现对A球施一水平拉力,使三个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稳定时,作用在A球上的拉力为F=6N,则(   )

    A . 三根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 B . L1、L2弹簧处于拉伸状态,L3处于压缩状态 C . A球的加速度为6m/s2 D . B球的加速度为3m/s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