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青海省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06 浏览次数:108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物理学上也称“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泛指人或者其他物体由某一时间点移动到另外一个时间点。如果有一天,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能穿越到中国古代的秦朝,那么就能看到(    )

    A . 皇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各级官吏的必读书目 B . 太医院的书架上摆着《伤寒杂病论》 C . 皇帝主持殿试,考查通过会试的贡生 D . 丞相府的仆人拿着圆形方孔钱去街巷买东西
  • 2. 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呈现出文明交往与利益冲撞两种形式。以下在利益冲撞中因捍卫国家利益而成为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一组是(    )

    A . 戚继光 左宗棠 B . 郑成功 郑和 C . 鉴真 玄奘 D . 康熙 邓世昌
  • 3.

    导致如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冲击 B . 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 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D . 《南京条约》的签订
  • 4. 贺龙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为此,贺龙(    )

    A . 指挥北伐战争 B . 指挥南昌起义 C . 发动秋收起义 D . 领导红军长征
  • 5.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成为承担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施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等任务的独立军种。为中国火箭军奠定技术基础的“两弹元勋”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钱三强
  • 6.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这一生活情境应该发生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7. 2016年8月6日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巴西田径名将、雅典奥运会马拉松铜牌得主、“顾拜旦奖章”获得者德•利马手持主火炬点燃了奥运圣火。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项目始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的建议而设立。马拉松比赛中蕴含的历史源于(    )

    A . 布匿战争 B . 希波战争 C . 十字军东征 D . 英法百年战争
  • 8.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1819年一位去世伟人讣告中的赞词,赞词中的这位伟人是(    )

    A . 瓦特 B . 爱迪生 C . 牛顿 D . 卡尔•本茨
  • 9.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创作的背景是(    )

    A .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 巴黎公社失败 C . 十月革命胜利 D . 苏联的解体
  • 10. 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迪斯尼等跨国公司的连锁店遍布全球,各国居民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来自五洲四海,汽车、飞机、手机的核心技术与加工制造经过多国分工合作……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 主权国家正在慢慢消失 B . 世界文化开始多元化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D . 中国人生活开始西方化
二、<b >材料解析题</b>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对世界史上发生的某事件有这样的评论:“俄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出动一兵一卒,却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二:以下是近代某一特殊历史情形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

    伊藤博文: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李)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材料三: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 (1) 材料一中马克思做出这一评论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不对等?对话的结果及其影响是怎样的?

    3. (3) 材料三中满腔热情的告白出自怎样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 12. 民谣也是一定时期历史的真实反映,阅读三段民谣,思考问题。

    民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这样的民谣:(贫雇农)有了土地分了房,翻身全靠共产党。

    民谣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这样的民谣:豆子放了炮,玉茭上了吊,棉花戴了孝,谷子睡了觉……集体地里磨洋工,自留地里打冲锋。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秋收一场空。

    民谣三: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的民谣:农民冒了尖,老九上了天。包干实在灵,人人有精神。病人起了床,懒人变勤谨。不用催,不用叫,农民种地早早到。

    1. (1) 上述三则民谣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三次调整,请分别写出这三次调整的历史名称。

    2. (2) 出现民谣二中现象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3. (3) 民谣三中提到的“包干”率先开始于哪个地方?“包干”妙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三、<b >综合问答题</b>
  • 13. 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是美国诞生240周年。中美两国在追求民族解放、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上都曾艰难前行、披荆斩棘,但结果却天地殊途、成败迥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走向失败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240年前,美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是怎样建章立制、实现民主共和的?从美国诞生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 14.

    历史上国与国的合作既有对抗之盟、邪恶之盟,也有正义之盟、互利共赢之盟。阅读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

    1. (1) 图1,图2分别蕴含哪些历史信息?

    2. (2) 图3所示盟约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3) 图4所示盟约导致了怎样的世界局势?

    4. (4) 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