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

更新时间:2017-04-25 浏览次数:74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A . 7时 B . 9时 C . 12时 D . 21时
    2. (2) 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 8时 B . 10时 C . 18时 D . 22时
  • 2.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据此回答问题。

    1. (1) 与乙地最接近的地点是上图中的(    )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2. (2) 对于地球上的对跖点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方时相差12小时 B . 太阳高度互余 C . 季节相反 D . 昼长等于对跖点的夜长
  • 3.

    读下图,a、b、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c值为300米,虚线表示河流,等高距为200米。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 (1) 若d=c,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

      A . 100 350 B . 500 250 C . 500 300 D . 100 500
    2. (2)

      若d=a,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热导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导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 (1) 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 . 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 C . 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 . 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2. (2) 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 . 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 C . 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 . 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
  • 5.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此时(    )

      A . 甲丙两地多阴雨天 B . 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 . 丙丁两地气流上升 D . 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2. (2) 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

      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南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 . 8月1日6时至12时 B . 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 . 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 . 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2. (2)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 . 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 . 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 . 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 . 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 7.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该区域中褶皱、岩脉(岩浆侵入形成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褶皱、断层、岩脉 B . 断层、岩脉、褶皱 C . 岩脉、褶皱、断层 D . 褶皱、岩脉、断层
    2. (2) 图中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距离大约是(    )

      A . 100米 B . 130米 C . 200米 D . 210米
  • 8.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2. (2) 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洋流 B . 光照 C . 热量 D . 水分
    3. (3) 该山脉可能位于(    )

      A . 亚洲大陆东岸 B . 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 . 南美洲南部西岸 D .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 9.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 . 甲→乙→丁→丙 B . 丙→乙→丁→甲 C . 甲→乙→丙→丁 D . 丙→乙→甲→丁
    2. (2)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0.

    甲、乙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 .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 . 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 出现大量卫星城
    2. (2) 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A . 旧城中心区 B . 远郊地区 C . 新兴工业区 D . 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 11.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涌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此完成问题。

    1. (1) 影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 市场 B . 劳动力 C . 交通 D . 机械化水平
    2. (2) 未来我国家庭农场不断发展首先取决于(    )

      A . 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 B . 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 C . 乡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 . 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
  • 12.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读图,完成问题。

    1. (1) 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

      A . 气温较高 B . 地形起伏大 C . 降水较丰沛 D . 土壤较肥沃
    2. (2) 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 )

      A . 劳动力廉价 B . 热量充足 C . 品种众多 D . 运输成本低
  • 13.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解的工业。拆船业作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拆船业属于(    )

      A . 资源密集型工业 B . 劳动密集型工业 C . 技术密集型工业 D . 资金密集型工业
    2. (2) 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 . 拆船技术 B . 拆船工人 C . 环境污染 D . 企业资金
    3. (3) 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其(    )

      A . 技术含量高 B . 节能环保 C . 经济效益高 D . 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 14.

    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见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10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位于渤海,有优良的港湾条件 B . 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 C . 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D . 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2. (2) 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    )

      A . 减轻风浪的威胁 B . 避免来往船只相撞 C . 便于货物的装卸 D . 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二、综合题
  • 15.

    一艘轮船正如下图所示方向逆水航行,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1. (1) 据图判断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的风向,解释该风向的成因。

    2. (2) 分析A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3) 判断该季节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的洋流性质,并说明该洋流对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的图1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地形图,图2为重庆五大功能区规划图(图中数字为2012年城镇化水平),图3示意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较。

    材料二  有人用“身在城市,脚在农村”“身在城市,心系乡村”来形容当今我国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材料三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重庆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明确提出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见图2)。

    1. (1) 评价重庆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 (2) 根据材料,从地理角度解释“身在城市,脚在农村”“身在城市,心系乡村”。重庆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 1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湖地处某国西南部的高山深谷,其周边方圆约100千米的区域是该国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R河谷地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冰酒酿造技术独特,品质上乘,所需葡萄原料用量约比一般葡萄酒多20倍,是在冬季气温低于﹣8℃,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夜间采摘,迅速压榨,酿造而成。

    材料二  下面的图1为该国西南部所在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为甲湖湖畔A市的气候资料图。

    1. (1) 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 (2) 说明甲湖周边区域生产水果种类多的主要原因。

    3. (3) 从工业区位角度分析R河谷所产冰酒昂贵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