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12-21 浏览次数:3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 一个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 C .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m/s D . 普通书桌高度约为80cm
  • 2. 学校《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
    A . 重力势能 B . 动能 C . 重力 D . 密度
  • 3.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 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B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压碎砖 C . 斧头对木柴的力 D . 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 4. 如图所示的是脚踩式垃圾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 . 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 . ABC为省力杠杆 D . A′B′C′为省力杠杆
  • 5. 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 . 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 6. 如图所示,将已校对好的弹簧测力计挂上物块后,轻轻的浸没于水中后,空烧杯中收集到100mL的水,g=10N/kg,关于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在物块逐渐浸没过程中,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B . 弹簧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末后示数是1N C . 物块的体积小于100cm3 D . 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N
二、多选题
  • 7.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 得出下列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 阿基米德原理 B . 牛顿第一定律    C . 真空不能传声 D . 平面镜成像特点
  • 8. 如图所示,是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下落的速度v、下落的路程s、重力做的功W和重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
  • 9. 人们为了纪念物理学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些物理量就用他们的名字作为单位.请你在如图中任选一位物理学家:,他的名字被命名为的单位

  • 10. (2017八下·凤冈期中)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 11. 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因纽特人仍用历代相传的古老方法捕猎海豹,海豹呼出去的水蒸气在冰冷的海面上发生了现象形成了特有的“烟柱”,因纽特人搜寻到“烟柱”后悄悄靠近,然后用带有浮球的鱼叉投向海豹,投中后海豹在下潜过程中,因浮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该球受到浮力,海豹无法下潜而最终被捕获。
  • 12. 动物间为生存不断的进行“军备竞赛”,如图所示,鱼为了在游动或被抓时的力减小,使身体表面常分泌出黏液而光滑,鹰的爪进化的很尖锐,使抓取猎物时产生的增大,从而更易刺入猎物身体,能更好的抓取猎物,胜利的一方就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 13.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老师表演“隔空打物武功”的视频截图,该老师在大水缸后向点燃到蜡烛方向猛击一掌(掌不碰到大水缸),蜡烛竟然灭了,原因是受到手掌的作用,空气向前运动,手掌停下后,空气因继续从水缸两侧流到蜡烛周围,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于是产生指向蜡烛的气流把蜡烛吹灭。

  • 14.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如图中甲、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有:做相同的功,观察如图中丙图和图可得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 15. (2017八下·枣阳期中) 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增大摩擦的是。(填写序号)

  • 16. 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重力,于是有沉入杯底。
  • 17. 如图所示,是小鹰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的情景,此时扫帚属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扫得更干净。

  • 18. 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的场景,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台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球杆对台球(选择“做功”或“不做功”)。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 20. 小生同学用100N的推力推动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 进了6m.求: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和功率.
  • 21. 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

    1. (1) 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 (2) 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 (3) 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六、综合题
  • 22. (2016·泰州模拟) 一名体重为5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内将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

    1. (1) 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 (2) 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 (3) 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拉力的功率多大?
  • 23. 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1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自制器材)

      ①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裁出缺口;仿照老式风扇车,组装成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

      ②选用质量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

      ③裁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

    2. (2) (进行实验)

      ①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

      ②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

      ③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

      ④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

    3. (3) (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2乙所示,并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论证)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的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选填“大”或“小”);

      ②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4. (4) (交流评估)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

      (拓展应用)

      ①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1中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A”或“B”);

      ②如图2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

七、实验题
  • 24.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 (1) 你(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2) 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3. (3)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 (4) 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5. (5) 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 25.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1) 在表中空格处填下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 (2)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3. (3)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4)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写出两种影响因素)。

  • 26.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小明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所用的铜块与铝块的体积相同。

     

    1. (1) (分析与论证)

      a.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b.分析(填序号)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c.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重(选填“有关”或“无关”)。

      d.做(填序号)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 (2) (交流与评估)

      a.有的同学认为此实验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利用重复进行实验。

      b.实验时若先将物体放入水中测拉力,再测物体的重力,则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