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

更新时间:2018-11-27 浏览次数:3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 . 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 .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 . 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字词书写
三、文言文阅读
  • 3.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1. (1) 山川美/但微颔

      )(

    2. (2) 实欲界之仙都/如再啮

      )(

    3. (3) 夕日颓/界之仙都

      )(

    4. (4) 未复有能其奇者/无为乐者

      )(

  • 4.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 (2) 说说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品析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鸣;夕日欲颓,沉鳞跃。

    4. (4)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 D . “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
    5. (5)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5.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相与步于中庭            (

      至承天寺              (

      ③怀民亦未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
    4. (4)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5. (5) 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6.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前三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夜游的时间,夜游的原因和地点。 B . 第四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庭前清水和皎洁月光。 C . 第五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D . 本文包含了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 6. 文言文阅读

    灵壁张氏园亭记(节选)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八百里           

      ②果蔬可以邻里       

      其风土           

      ④幅巾屦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②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3. (3) 用“/”在下列句子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断三处。

      其 外 修 竹 森 然 以 高 乔 木 蓊 然 以 深 其 中 因 汴 之 余 浸 以 为 陂 池

    4. (4) 本文结尾部分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四、情景默写
  • 7. 根据《短文二篇》内容填空。
    1. (1) 《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
    2. (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五、语言表达
  • 8. 填空。                                 
    1. (1)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丹阳秣陵人,著有《》。
    2. (2)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