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4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B .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是5m/s C . 冬季,潍坊市的最低气温可达﹣40℃ D . 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 2. 观察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卡车和轿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 .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 .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 . 两车都运动 D . 两车都静止
  • 3. (2016八上·安顺期中)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 . 吸收了声波 C . 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 4. 如图所示的几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 树叶上的露珠,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消失 B .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C . 深秋,草叶上挂满白霜 D . 严冬,户外的雪人逐渐变小
  • 5. 多媒体投影仪使用的屏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下列有关这一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投影仪照射到屏幕上的光会发生镜面反射 B . 投影仪照射到屏幕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 C . 光在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时,全班的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 D . 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6. 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D . 潜望镜
  • 7.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两种,如图是表示甲乙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B . 乙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C . 甲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D . 乙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 8.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塔的倒影   B . 阳光下狗的身影 C . 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D . 岸上看到水里的鱼
  •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 . 放大的虚像 B . 放大的实像 C . 缩小的虚像 D . 缩小的实像
  • 10. 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作用点有关 C . 力的方向有关 D . 受力物体的种类有关
二、<b >多选题</b>
  • 11. 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 12.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某一段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 .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 13.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10min D . 第5min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 14. 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   )
    A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15.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 .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 铅笔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 .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 16.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的力大于桌子对手施加的力
  • 17. (2017八上·和平期末) 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三、<b >科普阅读题</b>
  • 18.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 (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 (3)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4. (4) 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因为

四、<b >作图、实验题</b>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20. 请你将甲、乙两图中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 21. 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2. (2)

      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22.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或“B”).

    2. (2)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 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华画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③实验结束后,小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 23.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2. (2) 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3. (3) 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选填字母).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4. (4) 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5. (5) 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是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只需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6. (6) 如果将蜡烛在图示位置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24. 小明用天平测量牛奶的密度:

    1. (1)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 (2) 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kg/m3
    3. (3)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4. (4) 在实验中,如果你的实验小组没有量筒,在不能提供量筒的条件下你还能测出牛奶的密度吗?写出实验步骤.并用你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五、<b >计算题</b>
  • 25.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 (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26. 某公园要铸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铜像大小一样的木模.现测得木模质量为63kg,问需要多少千克的铜才能铸造成此铜像?(已知木头密度ρ=0.7×103kg/m3 , 铜的密度ρ=8.9×103kg/m3
  • 27. (2017·诸城模拟) 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 (1) 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 (2) 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 (3) 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cm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