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

更新时间:2015-09-01 浏览次数:19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
  • 2. 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 .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3. 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4.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 5. 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 6.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A .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 .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7.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B . 枯叶蝶外形和体色象一片枯叶 C . 荒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 . 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较浅色的多
  • 8.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 . 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 D . 青蛙有肺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 9.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 .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 10. 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依赖环境 C . 环境改变生物 D . 生物改变环境
  • 11. 生活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为刺,以减少水的散失;变色龙体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防御。以上事例说明()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改变生物 D . 生物与环境无关
  • 12.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 13. 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 . 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 . 竹节虫形似竹节 C .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 . 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 14. 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C .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1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鱼儿离不开水 B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 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很多 D .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 16.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 17. 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 . 望梅止渴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
  • 1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 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 . 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 . 毫无关系 D .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19. 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 .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20.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空气
二、非选择题
  • 21. 资料①: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生存有一种鱼。它的体形较长而细,全身鳞片较小,头和尾特别尖细,这样体形在急水中游泳时大大降低水对鱼的阻力,使它运动自如。

    资料②:生长在山顶的松树在风的作用下,长成了像旗子的“旗树”。

    资料③:热带雨林在降雨时,植物的根将大量水分吸收到体内贮存。而在日光强烈照射下,树木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大量的水分,使空气湿度增加。当空气湿度增加到一定时,引起降雨。从资料①、②、③中,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有怎样影响?

  • 22.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 (1) 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2. (2) 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3. (3) 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4. (4) 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

  • 23.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分为

    2. (2)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3. (3) 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

  • 24.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 ,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 (1) 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2. (2) 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相适应。

    3. (3) 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4. (4) 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