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20 浏览次数:5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

    A .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 .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 .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获取大量赔款 B .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3. 洋务派以“自强”为目的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①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办事处            

    ②汉阳铁厂的高炉

    ③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炮房                 

    ④福州船政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4. 很多同学都看过《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5. 某一历史网站开展了关于“百日维新”大讨论,下列四种观点最恰当的是(  )

    A . 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B . 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 .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6.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他们首选的应该是(  )

    ①《青年杂志》 

    ②《民报》 

    ③《新青年》 

    ④《新华日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14年3月11日,一部名叫《钓鱼岛真相》的美国记录片在洛杉矶上映。该片由蒙纳瑞克斯好莱坞制作,制片人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几个世纪前就是。”那么近代以来日本通过哪次侵略战争割占了钓鱼岛(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九一八事变 D . 七七事变
  • 8.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A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还我青岛” D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开天辟的大事。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周年。

    A . 95 B . 96 C . 97 D . 98
二、<b >材料分析题</b>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从19世纪开始四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遭受到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 (1) 材料中所提出的四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些战争?各签定了哪些不平等的条约?

    2. (2) 文中所说出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两例)

    3. (3) 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 11.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手工业化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戊戌变法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有何局限性?

    4. (4) 根据材料四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并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名称。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大会确定谁为中央局书记?

    2. (2) 材料二的党的最低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最低纲领的提出有何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