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粤沪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同步...

更新时间:2015-10-16 浏览次数:2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 2. 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A . 变大 B . 不变 C . 先变大后不变 D . 先变大后变小
  • 3. (2017·盐城模拟)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 .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 .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 . 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 4. 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 . 保持静止状态 B . 继续来回摆动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做匀速圆周运动
  • 5. 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    )

    A .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 .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 .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 .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 6. 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的小球A,突然沿图中的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 .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 .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 .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D .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 7. 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 . 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 . 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 . 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 . 汽车具有惯性
  • 8. 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A . 立即停止运动 B .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 . 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 .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 9. (2016八下·相城期末)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 . 一定相碰 B . 一定不相碰 C . 若m1<m2 , 则肯定相碰 D . 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 10. 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B . 守门员抓住飞来的足球 C . 运动员撑杆跳高时撑杆变弯 D . 运动员游泳时向后划水
  • 1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如图所示,把卡片放在杯口上面,再把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了出去,则扣子(    )

    A . 落入杯中 B . 和卡片一起飞出去 C . 飞出去,落在卡片的前面 D . 向后飞出去
  • 13. 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 . 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 . 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 . 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14. 列车沿长直的水平轨道匀速行驶,一乘客向上跳起,又落到车厢里。他落到车厢地板的位置(     )
    A . 正好是他起跳的位置 B . 在他起跳位置的前方 C . 在他起跳位置的后方 D . 在他起跳位置的左侧或右侧
  • 15. 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如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 16.

    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若不受摩擦力及其它阻力,小车将做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 17. 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列车突然紧急刹车,但车箱里乘客看到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却朝着自己滚动起来了,这是由于小球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原来朝着方向运动的。

  • 18.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上面的棋子由于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旗子上。

  • 19. 一个携带有气象仪的高空探测气球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若有仪器零件从气球上脱落,则该零件刚脱落时

    (填“立即下落”“静止不动”或“向上运动”)。

  • 20. 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1. 如图所示是公交车急刹车时出现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多次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

    1. (1) 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所发生的情景;
    2. (2) 请指出右侧这则报道中的错误。
  • 22. 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松花湖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 23. 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1. (1) 在上述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有
    2. (2) 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3. (3) 该理想实验(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 24. 某同学想:地球转动速度很大,北京地面的转动速度大约是360m/s,当跳起来落回地面时,地面已转过了很大一段距离,自己就不会落回原地,所以只要不停地跳跃,就能免费周游世界,这个同学的想法正确吗?请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 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使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 (1)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摩擦;刹车后,由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 (2)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3. (3)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4. (4) 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