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3 大气压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检测卷

更新时间:2015-10-15 浏览次数:10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茶壶盖上开一个孔作用是(      )
    A . 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B . 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C . 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D . 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 2.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 潜水艇在海里航行  C . 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 D . 用吸管吸饮料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把饮料吸到口中 B .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时,以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C .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4. 从实验室里竖直挂着的水银气压计读出当时的大气压强值为760mm汞柱,但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托里拆利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只有74cm,这是由于(    )

    A . 托里拆利管内径太粗 B . 托里拆利管粗细不均匀 C . 托里拆利管倾斜 D . 托里拆利管内跑进少量空气
  • 5. 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是(  )
    A . 托里拆利实验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 法拉第实验 D . 奥斯特实验
  • 6. 如图所示是小萌同学自制的水气压计,现在让他拿着这个装置从教学楼的一楼走上六楼,则玻璃管的水柱高度变化是 (    )

    A . 降低 B . 升高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7. 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
    A . 气压大沸点高 B . 气压大沸点低 C . 气压小沸点高 D . 气压小沸点低
  • 8. 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 .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 .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 9. 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 . 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 . 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 . 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 . 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 10. 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 . 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 . 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 . 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 . 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 11.

    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小赵利用该装置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测量,测得水银柱高为758mm:对比标准大气压值,测得结果偏小,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玻璃管倾斜 B . 学校实验室地理位置较高 C . 玻璃管上方混入了少量空气 D . 读数时视线倾斜
  • 12. 某同学用嘴靠近小瓶瓶口吸了一口气,空瓶就“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 瓶内气压变小了 C . 瓶外气压减小了 D . 瓶子重力减小了
  • 13. 人呼吸时,在肺的体积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 . 大于大气压 B . 等于大气压 C . 小于大气压 D .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 14.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 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 C . 浇冷水时铁桶放出热量 D . 该过程中铁桶的内能保持不变
  • 15. (2016八下·日照期末) 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   )

    A .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 . 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 . 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 D . 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二、填空题
  • 16. 小华清洗钢笔,用力一甩,钢笔上的水就被甩出,这是利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

  • 17. 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帕。.

  • 18. 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 , 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 , 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则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是Pa ,在1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是N (1标准大气压为P0=1.0× 105Pa )

  • 19. 我们用吸管吸杯中的饮料是利用了的作用,随着杯中饮料的下降,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选填“变大”或“变小”)。

  • 20.

    如下图,医生在为病人做拔罐治疗。拔罐治疗的原理是;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 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 5m2 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 (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05Pa)

三、实验题
  • 21.

    小萌发现家中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盘挂炊具,于是她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重物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她有如下猜想:


    ①与塑料吸盘圆形盘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②与竖直墙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 (1) 为了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小萌用直径大小(填“相同”或“不同”)的吸盘式挂钩紧压在墙面(填“相同”或“不同”),分别向挂钩上挂钩码,直至吸盘脱落,如图乙所示是吸盘刚好脱落时所挂钩码的情况,由此可判断猜想①是

    2. (2)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 22. 如图所示,是我们考试时常用的0.5mm签字笔及其笔芯,“签字笔写字,笔中墨水沿笔尖能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菲菲与晶晶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墨水能流出是受大气压的作用

    猜想二:墨水能流出受到重力的作用

    1. (1) 菲菲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橡皮堵住笔芯的上端口,用笔在纸上写字,发现字的笔迹逐渐变淡,最终写不出字来,这说明猜想一是(正确/错误)的;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晶晶的具体做法是:将笔尖(朝上 /朝下),并在纸上写字,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 23. 如图所示,小琪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②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③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④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⑤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 (1) 小琪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2. (2) 如果实验中小琪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 , 她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3. (3) 小琪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用气压计测出的值小,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四、计算题
  • 24. 在一次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观察到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cm。经计算,当时的大气压近似为105Pa。这样的大气压可支持多高的水柱?(取g=10N/kg)
  • 25. 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

    1. (1) 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10N/kg)
    2. (2) 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