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7-2018学年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

更新时间:2018-11-29 浏览次数:3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听力题</b>
  • 1. 请认真听录音朗读短文两遍,然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朗读短文内容填空。

      雨果是(国家)著名作家,岁开始发表作品,岁创作《巴黎圣母院》轰动了文坛。他60岁时创作了《》这部世界名著,80岁写成了《笃尔克玛》。

    2. (2) 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雨果的创作主要是童话和神话。

      ②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这个奇迹的创造是因为他坚持写作。

      ③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二、<b >读一读,写一写</b>
  • 2. 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那身穿suō yī,头戴zhān mào的táo qì的mù tóng,只见他挺起xiōng táng,张开shuāng bì,一边gāo gē,以便在草地上kuáng bēn,一不小心就shuāi jiāo了。

三、<b >选择题</b>
  • 3.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chù)    凶(chěng)    桃(yīng)     柑(jú) B . (rǔ)     抽(yī)       开(zháo)     峨(wēi) C . (bǒ)     困(jǒng)     通(guàn)     麻(zī) D . 捐(mó)     笑(nìng)     犯(qiú)      闹(xuān)
  • 4.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实话时说     不惜带价     了如指掌     认劳认怨 B . 监贞不屈     赤胆忠心     冲锋陷阵     迁里迢迢 C . 风雨无阻     奄奄一息     赤胆忠心     赴汤蹈火 D . 严阵以待     一声不吭     迫不急待     完好无损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老一辈建设者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B . 同学们要不断改善缺点,发挥优点,取得更大进步。 C . 市政府追认李华同志为“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 D . 在好朋友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 6.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表达方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A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B .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C .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D .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7. 下列关于古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牧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 B .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展示诗人乘舟过安仁时所见情景。 C . 《清平乐·村居》中,唐代词人辛弃疾以简练的笔触勾画了一家四口的生活之趣。
四、<b >积累运用</b>
  • 8. 积累运用            
    1. (1) 生活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我们要坚信“天行健,”。同时要珍惜时间,“莫等闲,!”要学会积累,懂得厚积薄发的重要性,“不积跬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2. (2) 读古诗,是一种享受。“草铺横野六七里,”带给了我们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而“,不脱蓑衣卧月明”更是让我们体会到困来即眠的自由自在;“九曲黄河万里沙,”也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气势磅礴。
    3. (3) 补充完整下列对联。

      ①地满红花红满地,。(回文联)

      ②翠翠红红,;风风雨雨,。(叠字联)

五、<b >口语交际</b>
  • 9. 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情境:有一天,小文见小明又一次在校门外的“小店”购买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吃,他上前进行劝说小明。)

    小文:“

    小明:“因为这里卖的零食便宜又好吃,我看见别的同学来买,所以自己也来买了。”

    小文:“

    小明:“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食品安全知识。那你一般在哪里买好吃又卫生的零食?”

    小文:“

    小明:“谢谢,我以后不去‘小店’乱买吃的了。”

六、<b >阅读理解</b>
  • 10.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而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碧千里:

      ②柔美:

    2. (2)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文中划线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分别指的是羊群、草原。

      ②“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指草原辽阔无垠,却并不空旷,绿得实在,绿得动人。

      ③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

    3. (3) 作者说“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作者惊叹的原因是(    )
      A . 作者喜欢抒发各种情感,惊叹只是其众多情感中的一种 B . 作者被茫茫草原上突然出现的白色大花惊呆了,不禁发出叹息声 C . 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因而发出赞叹之声
    4. (4) 作者看到了草原后,为什么说“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5. (5)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翠色欲流”一词的“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你说说理由。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阿爹和小镇上很多来送别的人说话,亲婆也在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很多好闻的气味,那是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是油菜花的香味。这里只要有水的地方,水边就会长芦苇,芦苇就是河流的绿色花边。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鸣叫,它们躲在树里,可满世界都能听见它们嘹亮的歌唱。雪弟每天看见很多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黑色的大鸟,也有彩色的小鸟。乌鸦、喜鹊、鹁鸪、鹭鸶、麻雀、燕子、绣眼、乌鸫、白头翁、百灵鸟……还有很多雪弟叫不出名字的鸟,雪弟觉得用一个“鸟”字就能概括它们,那么多好看的羽毛,那么多好听的呜唱,都在一个“鸟”字里藏着呢。

        河对岸就是广阔无边的田野。田里油菜花正盛开,那一大片金黄,就像天上的太阳光都洒落在地上,亮得刺眼睛。金黄色的阳光里,飘漾着一缕缕粉红色的云,这是紫云英在开花。雪弟喜欢这种贴地而长的绿草,喜欢它们开的花,一大片小花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地上的红云。雪弟不明白,农民为什么不多种一点紫云荚,他觉得紫云英开花比油菜花好看。不过油菜花和紫云英一起开花,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特别美。雪弟看过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雪弟听见耳畔嗡嗡响,这是蜜蜂在飞,它们正在花丛里忙着采蜜呢。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雪弟跟着姆妈去过几次上海,那里多的是房子和马路,还有数不清的人,没有河,没有紫云英和油菜花,没有鸟和鱼。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

                                                                                                                                                                       (选自赵丽宏《童年河》,选文略有改动)

    1. (1) 父亲到乡下来接雪弟去上海,雪弟却并不高兴,原因是什么?(    )
      A . 雪弟想一个人去上海。 B . 雪弟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 C . 雪弟想母亲到乡下接他去上海。
    2. (2) 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应该读出哪一种语气?(    )
      A . 不知所措 B . 无比快活 C . 无可奈何
    3. (3) 那条雪弟喜欢的河流,除了文中所写到的,还留给雪弟怎样的印象?请展开想象,写一写雪弟在河岸或河中玩耍的情形。
    4. (4) 为什么雪弟觉得“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    )
      A . 画报里的花种类单一,颜色不美 B . 画报里的花画得不像,不够逼真 C . 画报里的花不够亲切,没有生机
    5. (5) “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雪弟为什么想变成一只蜜蜂躲起来?
    6. (6) “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这一切”,指的是(    )
      A . 房子和马路 B . 乡下的一切 C . 小鸟和蜜蜂
七、<b >整本书阅读</b>
八、<b >习作</b>
  • 13. 题目:________的滋味

            孩子,虽然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生活中的滋味一定尝了不少。生活中有快乐、忧伤、痛苦、幸福……请你捕捉一些,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写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