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

更新时间:2018-11-02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果腐烂,食盐溶解    B . 鲜肉冷冻,玻璃破碎 C . 葡萄酒化,蜡烛燃烧    D .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
  • 2.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碘盐酱油 B . 雨水冰水共存物 C . 蒸馏水洁净的空气 D . 可乐食醋
  • 3. (2017九上·孟津期末)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气体气味   C . 塞进橡皮塞   D . 量筒读数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分离出氧气是分解反应 B . 空气中氮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的 C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 D . 浓度属于我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基本监控项目
  • 5. (2016九上·西山期中)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肯定大于6毫升 B . 肯定小于6毫升 C . 肯定等于6毫升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 6. 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
    A . 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 B . 速率加快,生成氧气增多 C .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 . 不生成氧气
  •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经蒸馏水冲洗再吸取盐酸溶液 B . 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C .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以将红磷换为过量碳粉
  •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9.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
    A .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 . 1L大豆与1L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 10.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 空气    B . 过氧化氢    C . 高锰酸钾    D .
  • 11.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 分子大、原子小 B .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 12. 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符号是   
    A .      B . O    C .      D . Mg
  • 13. (2017九上·北京期中)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离子 D . 元素
  • 14. 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离子 与N元素的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2个铁原子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3)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为
    4. (4)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 16. 元素是组成自然界众多物质的基础。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密切相关;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因为
  • 17. 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共有种元素。
    2. (2) 以上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 (3)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4. (4) 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 18.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坠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 (2)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 ;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三、实验题
  • 19.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该实验中红磷应过量,目的是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 (2) 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 20.                                          
    1. (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2. (2) 请从分子角度解释怎么区分纯净物以及混合物
    3. (3) 如图所示,向二氧化锰中滴入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气球 填“胀大”或“缩小” 红墨水 填“左”或“右” 。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1.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 (1) 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制取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 ;此装置还可用于氯酸钾制氧气,请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若使用C收集氧气,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为
    3. (3) 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同学们认为是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干燥或者加热前没有预热造成的,请帮助他们找出其他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4. (4) 若用D装置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有同学认为是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氧气不纯的原因。 写出两条
    5. (5) 图2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 或“b” 口进入,将空气排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