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专题十九: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更新时间:2017-03-16 浏览次数:4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老年人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同学们的做法是(    )

    A .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 .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寻求政府帮助 D . 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
  • 2. (2020高二下·鹿泉月考) “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这表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   )
    A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 . 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基石 D .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 4.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特别行政区、归国华侨、农民工等各方面的2926多名人大代表集聚一堂,共商国是。这充分体现了在我国(   )

    ①公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②人民民主具有制度保障

    ③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④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根本原因在于(   )
    A . 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 . 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 .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D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6. 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从根本上看,打击这些犯罪活动是因为(   )
    A . 打击违法犯罪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B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 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 . 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 7. 国家支持公民通过博客对某些事务表达个人或团体的见解、主张。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③我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8.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的观点是错误的。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9.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  )

    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0. 在我国,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国公民(  )

    ①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基本原则

    ③良好政治素质的重要体现

    ④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1. 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选民贪图“小恩小惠”而“卖掉”选票的事实警示我们(   )

    ①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

    ②要切实提高广大选民对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重要意义的认识

    ③要引导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④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2. 新一轮高考改革引起全民关注。许多中学生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新改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有教育专家撰写论文指出“如果只是局限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效果会大打折扣”。上述材料表明(   )

    ①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通过舆论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3. 2014年10月13日,北京发改委公布了《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于10月28日下午举行,10名消费者代表参与听证。新方案最终定为“地铁起步3元坐6公里;公交起步2元坐10公里”于12月28日实施。这意味着,北京地铁告别了“2元时代”。这一过程说明公民(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通过监督听证会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4. 2015年2月28日,某著名记者自费录制的深度雾霆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该片以大量详实数据讲述了雾霆的来源和危害,并针对一些行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见地的建议。该片播出后不仅引发逾万网民的共鸣和评论,也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赞赏。这表明,我国公民可以(   )
    A . 通过民意反映渠道履行政治义务 B .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公民权利 C . 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公共生活 D . 享有通过网络发布一切信息的自由
  •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名公开举报成为反腐领域的新动向。为拓宽渠道、鼓励实名举报,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信访举报流程、各大网媒开设“举报监督专区”等举措以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反腐。这些举措体现的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   )

    ①监督听证会    ②信访举报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6. 对于人民群众的信访和举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保证国家决策科学化的举措

    ②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

    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性权利

    ④保证国家民主法治的重要举措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7.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起始之年,对于每一个普通的“我”来说,“高大上”的“法治”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网络谣言入刑,考试作弊入刑,医闹入刑,反家暴上升至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织牢织密保护公民的法网。国家法律的完善( )

    ①拓宽了公民权利保护的范围 ②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根本准则 ③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 ④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2016·南阳模拟) 2016年伊始,司法机关依法公开审理“快播”涉黄案,被告人辩称“做技术不可耻”“技术无罪”。但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此,对于公民来说(     )

    ①实现自身利益的技术必须符合法律的规范 

    ②不能披着技术的外衣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任何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④使用技术过程中要以不损害社会的利益为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16高三上·郑州模拟) 在北京,“朝阳群众”因举报多位艺人吸毒而广为人知,以“朝阳群众”为代表的群众志愿者队伍正成为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这说明我国公民(     )

    A . 有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 . 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基层管理 C . 有序有效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D . 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社会和谐
  • 20. (2016高三下·哈尔滨模拟) 2016年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第十七号公告,公布魏宏、赵胜轩、刘水生、侯凤岐、于铁民、吴蔚荣、张自银、司献民、常小兵、燕君芳因涉嫌违纪违法,其代表资格被终止。在我国,人大代表( )

    ①违法违纪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查处   

    ②必须率先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由自身所在选区的选民投票选举产生   

    ④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21. (2016·新课标Ⅲ卷) 某省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单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该省各级政府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职权审核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权力事项,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见。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 )

    ①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

    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④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2016·昆明模拟)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完成1OOO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说明(      )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16高一上·闽清期中) 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

    A . 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B . 人们当家作主 C .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D .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 24. (2016高一下·洛阳期中) 2016年2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关闭目无党纪国法的网络大V任志强微博账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启示公民(  )

    ①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利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权利和自由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④对网络信息不相信、不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16高一下·洛阳期中) 随着互联网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讨论”逐渐成为常态。时下很多网民的观点表达,并非理性的“公共讨论”,而是“谩骂式批评、情绪化建议、抱团式声讨”。在网络空间,公民参与公共讨论应当(  )

    ①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理性地、有序地行使监督权④坚持言论自由,这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6. (2016高一下·荣县期中)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 . 生存权和劳动权 B .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C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 27. (2017高三上·镇赉模拟)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6190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在文化、习俗方面冲突表现较为明显,在不同程度上“抹黑”了国家和国人的形象。这启示我们在出境旅游时应(  )

    ①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提升文明素养,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遵守旅游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17高三下·桂林月考) 某村委会每月召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逐项审核村级财务支出,有效地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解决了以前存在的“口头账”“糊涂账”等问题。这一做法(  )

    ①增加了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保证了公民行使质询权和监督权

    ③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④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9. (2016高三·铁岭月考) 网络虽然丰富了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但这只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应该(  )

    ①提高法律意识,打击网络谣言        ②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③树立义务意识,履行决策责任        ④增强公民意识,有序政治参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0. (2017高三·长沙月考) “圈子”本义指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某圈子却成为破坏规则、不讲原则、逾越法律底线的群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要破除这样的“圈子”就必须(    )

    A . 尊重人权,保障公民选择“圈子”的自由 B . 取缔“圈子”,依法打击公民的结社活动 C . 宣传法治,健全和完善已经形成的“圈子” D . 坚持法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圈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