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13 浏览次数:7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语文知识积累</b>
  •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A.zǎi  B.zài)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美在声韵,抑扬平(A.zè  B.zhè)传递音律和谐;美在意yùn , 字词句篇承载古今文明。去年,以“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在全国刮起了“最xuàn民族风”。

  • 2.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青青子衿,。(《诗经》)

    ②江天一色无纤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月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⑥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意的句子是:“。”

    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一句表现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一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3. 解释下列划线字。

    死,死国可乎        

    ②至于斟酌损        

    ③吾妻之我者        

    ④所识穷乏者我与        

    ⑤肉食者        

    ⑥马作的卢飞快        

  • 4. 选出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 信                         事无大小,悉咨之 B . 攻之而不胜            此用武之国,其主不能守 C .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D . 汉阴                     皆以美徐公
  • 5. 下列相关文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舒婷,她被称为雨巷诗人。 B . 《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D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
  • 6. 名著阅读。

    1. (1)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受重伤而死。 B .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和大臣们都很贪婪、残忍,而且野心勃勃,党派之间相互侵轧,与邻国之间战火不断。 C . 《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她的爱情。 D .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2. (2) 阅读《简•爱》第三十七章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

            “完全当真,先生。”

      ①文中的“先生”——罗切斯特,他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②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合法妻子之后毅然离开,而在他残疾之后又义无反顾地会到他的身边,你认为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b >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耳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 (1) 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2. (2) 根据相应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剧中划线词“只有”在这里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这样”代指什么内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3) 第一段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 (4) 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自己也以为孝顺”这句话,两处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 (5) 父亲死后,“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请你仔细揣摩,写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作家寄语中学生写作

    王蒙:

          我觉得中学时代非常重要,一个喜好文学的人往往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个性,乃至处于萌芽状态的才华。尽管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还相当有限,思想、心理也还不那么成熟。但是中学生特别敏感,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或者说努力学着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他开始用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情感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这对他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希望中学生把作文写好,但是我不喜欢看那种年轻人做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我希望中学生能保持青少年的单纯和朴素,不要说空话、套话。如果太像大人的作品,等于瞄准了一些作家的创作,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勉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应多一点朴素的、单纯的、直抒胸臆的语言,不需要加太多的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家应多写这样的文章。

          最真实地袒露自己,用许多辞藻、妙笔生花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钱理群:

          我想抄一段鲁迅的话,赠给年轻朋友: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我希望我们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开始,一辈子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至少说较真的话。

    余华: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最初写作时的主要乐趣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那时候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坐下来,让屁股和椅子建立友谊,我刚开始写作时才二十岁出头,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年龄。想想当时我的同龄人在到处游荡,而我却枯坐在桌前,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维持的,必须坚持往下写,然后突然有一句美妙的语言出现了,让我感受到喜悦和激动,我觉得自己艰难的劳动得到了酬谢,我再没有什么可抱怨了,我枯坐桌前也同样有无穷乐趣。

          对一个长期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有时候写作已经不单纯是在写作,更像是一种人生经历,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长达一年或者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写作者的情感往往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舟共济,共同去承受苦难,也共同去迎接欢乐。这时候得到的乐趣会让我们相信,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

          我要谈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

                                                                                                                                                                                  (文章有删改)

    1. (1) 在作家王蒙和钱理群的寄语中:都说到了写作需要“真”的问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蒙的“真”是指写作语言要朴实、率真。 B . 钱理群的“真”是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C . 王蒙认为“最真实的袒露自己”就是写作时不需要有辞藻的修饰。 D . 钱理群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阐明作家和中学生都要写真话。
    2. (2) 余华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他的乐趣分为两个层级,请简要概括。

    3. (3) 作家王蒙对中学生“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或者说努力学着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持肯定态度,但反对中学生作文“太像大人的作品”,你认为他的说法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4. (4) 三位作家的观点对你在写作上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谈一谈。

三、<b >古诗文阅读</b>
  • 9. 诗歌鉴赏。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 (1) 上阕描写了“”“”“”和“鸟啼”等极富特征性的景象,具体表现了诗题中的“早”。

    2. (2) 下阙划线句如何表现词人的心境?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文正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诉于公曰:“庖肉为饔人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盖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局量:器量、度量。③啖:吃。④饔(yōnɡ)人:厨人。⑤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⑥廋(sōu):隐藏。⑦彻:通“撤”。

    1. (1)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

      家 人 欲 试 其 量 以 少 埃 墨 投 羹 中 公 唯 啖 饭 而 已

    2. (2)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

      不食而已         

      ②可粥         

      治之         

      ④方也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盖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4. (4) 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文正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b >语言运用</b>
  • 11.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周末,901班的小瑞去图书馆看书。在找书的时候他看见一位中年男子一边用手机大声讲电话,一边随手反动书架上的书,打乱了原本的排列方式。小瑞觉得这种行为影响到了图书馆里的其他人,但是一时没想好要怎么去劝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请你帮他设计一段话,来劝说这位中年男子。(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字数在100字左右)

  • 12. 写作:

           眉毛上的泪水,眉毛下的汗水,你总得选一样。这句话会触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