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浏览次数:574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基础运用
  • 1. 开卷有益,文中有情

    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qǐn  bù  ān  xí),这是思念的愁苦;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的老人对海鸥悉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yù  xuè  bó  shā)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jīn  jīn  lè  dào)的故事。

  • 2. 填一填

    ①“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鼎”的第六画是,笔画名称叫

    ②我能补充含“鼎”字的成语

               

                 鼎

  •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一组是(    )
    A . (yú)       (cù)然         崎(qū)          忿(fèn)然 B . (xī)惶       啾(qiū)        (ā)臜           宿(rú) C . (shí)物      (hán)首        家(pǔ)          恍(hū) D . (wù)       (sào)子        (zào)祸         按(nà)
  • 4.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明月清风    鹏程万里    山明水秀    一畴莫展 B . 世外桃园    南辕北辙    大材小用    层峦叠嶂 C . 柳暗花明    风狂雨骤    奇花异惠    勃勃生机 D . 既往不咎    按部就班    生死攸关    再接再厉
  • 5. 句子练习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    俱:   弗:   矣:

    句意:

    ②句子仿写,要求句式一致。

    Ⅰ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

    Ⅱ大自然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温暖的太阳是她,和煦的秋风是她

    ③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5处错误)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感到十分遗憾!

  • 6. 古诗文积累。
    1. (1) ①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的优美意境。《惠崇春江晚景》

      ②爱绿水,白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的旖旎江南。《忆江南》

      ③爱烟雨,翁卷轻叩柴门,沉醉于“。”的乡村四月。《乡村四月》

      ④爱秋月,月下刘禹锡发现了“。”的秋叶静美。《望洞庭》

    2. (2) 《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孔子是这样说的:。那么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又是这样安慰我们的: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1. (1) 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B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C . 故草木不生 D . 依然如故
    2. (2) 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B .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 C .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 D .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
    3. (3) 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4. (4) 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 (1) 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划线的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 . “那时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 . 第四自然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伏笔。 D .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 (3) 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4. (4)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 (5) 从文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理由。
    6. (6)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
三、表达写作
  • 9. 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热气扑面;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温暖,是沙漠中罕见的一眼泉水,让口干舌燥的人倍感甘甜;温暖,是困境中得到的关爱,让苦闷忧伤的心舒展宽慰起来……

    想想你的生活中那一件事曽让你有过类似的体验。

    请以:温暖的                         (拥抱、眼神、双手、记忆、港湾、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并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得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