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

更新时间:2017-03-06 浏览次数:4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二、<b >材料分析题</b>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履我国都。”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 (1) 材料的“文皇”和“朕”是谁?少数民族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2. (2) 从材料中的分析,说一说“朕”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3. (3) “文皇统治时”,为了密切汉藏关系,将谁远嫁吐蕃?当时该政权的赞普是谁?

    4. (4)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政策管理少数民族?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唐朝户数增长表格

    贞观末年

    武周末年

    开元末年

    300万户

    615万户

    841万户

    请回答:

    1. (1)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 (2) 表格中的“贞观”、“武周”、“开元”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年号或国号?

    3. (3) 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4. (4) 从表中的人口数的变化里,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 (1) 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 (2) 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 (3)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