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06 浏览次数:5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科举制度
  • 3.

    如图是某数具厂生产的一咱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 春秋战国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4.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

    A . 突厥 B . 回纥 C . 吐蕃 D . 靺鞨
  • 5.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如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马可•波罗 D . 郑和
  • 6.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听《秦王破阵乐》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和朋友议论澶渊之盟          ⑤听《黄袍加身》评书              ⑥参加举考试

    A . ①②③④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①②③⑥
  • 7.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 . B . 西夏 C . D .
  • 8.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 . 唐朝 B . 隋朝 C . 宋朝 D . 明朝
  • 9.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曾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0.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

    A . 建立蒙古政权 B . 建立南宋政权 C . 建立西夏 D . 建立元朝政权
  • 11.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

    A . 西周的分封制 B . 秦朝的郡县制 C . 隋朝的科举制 D . 元朝的行省制
  • 12. “世间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A . 屈原 B . 李白 C . 杜甫 D . 白居易
  • 13. 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座祠堂,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气节的将领,他为偏安杭州的南宋朝廷抗击金军的进攻,却被奸臣害死。他是(  )

    A . 戚继光 B . 岳飞 C . 文天祥 D . 林则徐
  • 14.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 . 弘扬佛法 B . 民族融合 C . 中外交往 D . 统一中国
  • 15. 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

    A . 唐玄宗 B . 武则天 C . 隋文帝 D . 隋炀帝
  • 16.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

    A . 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 B . 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C . 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 D . 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
  • 17. “初,蜀民以铁,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 . 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D . 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 18.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平湖巡检司 C . 宣政院 D . 广州十三行
  • 19.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

    A . 藏族 B . 壮族 C . 回族 D . 维吾尔族
  • 20. 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到北宋时期的东京游玩,不可能办到的是  (  )

    A . 到城里吃羊肉 B . 到邸店买古玩 C . 乘牛车到郊外 D . 贴桃符迎元旦
二、<b >填空题</b>
  • 21.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

    1. (1)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由他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建筑是

    2. (2)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还以亲身经历见闻写成

    3. (3) 元朝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写的,让西方了解了中国的富庶。

  • 22. 中国古代人才济济,名臣名将闪耀历史长河。

    1. (1) 唐太宗时期,富于谋略的宰相是

    2. (2) 力劝宋真宗到澶州御驾亲征的宋宰相是

    3. (3) 留下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大臣是

三、<b >改错题</b>
  • 23.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 (1) 柳公权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

    2. (2) 唐朝时出现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在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

    3. (3) 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重。(   )

    4. (4) 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以黄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

四、<b >材料分析题</b>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见图

    请回答:

    1. (1) 这两首诗的作者对大运河作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 (2) 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写城市名称)写出C段运河的名称。

    3. (3) 隋朝开凿大运的目的是什么?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图(2)和图(3)。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2)“交子”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2. (2)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的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3. (3)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五、<b >综合题</b>
  • 26.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校七年级(1)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和谐盛世篇: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2. (2) 制度创新篇: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它的常设科目主要是哪两个?

    3. (3) 对外关系篇: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频繁,试举两例说明

    4. (4) 民族关系篇: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5. (5) 艺术篇:请列举唐朝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

    6. (6) 科技篇:唐朝时期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节约了时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请问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

    7. (7) 反思篇:唐朝的繁盛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