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甘肃省某市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20 浏览次数:8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五氧化二磷、冰水 B . 矿泉水、河水 C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 .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 2.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3.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其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是可分的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4.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 . 酒精灯 B . 托盘天平 C . 蒸发皿 D . 漏斗
  • 5.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 . 炭黑 B . 活性炭 C . 金刚石 D . 石墨
  • 6.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 . CO B . CO2 C . N2 D . NH3
  • 7. (2016九上·射阳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A .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C .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D .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 8. (2018九上·商河期末)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9. 下列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4Fe+3O2 2Fe2O3 B . H2+O2 H2O C . 2H2O═2H2+O2 D . C+O2 CO2
  • 10.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 .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 . CaS B . SO2 C . SO3 D . CaSO3
  • 11. 以下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C B . 氯化镁:MgCl2 C . 三个氢原子:H3 D . 两个硫酸根离子:2SO42
  • 12.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
    A . 测密度 B . 用澄清石灰水 C . 通入石蕊溶液 D . 用燃着的木条
  • 13. 煤燃烧会产生一些废气,其中能导致酸雨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氨气
  • 14. 图书馆中的重要书籍着火,可以采用以下哪种灭火器(  )

    A . 干粉灭火器 B .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 泡沫灭火器 D . 以上三种都可以
  • 15. 当今人类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为(  )


    A . 煤、石油、氢气  B . 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C . 甲烷、天然气、乙醇  D . 煤、石油、天然气
  • 16.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 .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92% D .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其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
  • 17. 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
    A . 2:2:1 B . 9:1:16 C . 9:1:8 D . 3:2:1
  • 18. 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 . 9g B . 11g C . 12g D . 14g
  • 19. (2016八下·乐陵期末)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 . a=15 C . 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 . Z为化合物
  • 20. 根据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在HClO4、KClO3、HClO2、□、Cl2的排列中,□内应填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 NaCl B . HClO C . Cl2O7 D . KClO2
  • 2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过滤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 . B . C . D . D
  • 22. 从中药杜仲中提取的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 . 燃烧后可生成CO2和H2O D . 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 23. 将少量的由N2、CO2、CO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反应都能把相应的气体完全吸收,最后排出的气体为(   )
    A . CO2 B . N2、CO C . N2、CO2 D . CO2、O2
  • 24.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 , 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A . 1,1,1,2 B . 2,1,1,2 C . 4,1,2,4 D . 6,2,3,6
  • 2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B . C . D .
  • 26. 以下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C .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二、<b >填空题</b>
  • 27. 用下列物质填空:氢气、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活性炭,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2. (2) 能吸附有异味的物质的是
    3. (3) 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是,其中包含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单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 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9.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是植物光合作用所用的原料.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反应 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2. (2)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D是
    3. (3) 写出反应④ƒ的化学方程式
  • 3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电解水
    3. (3)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4. (4)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5. (5) 碳不完全燃烧
    6. (6)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7. (7) 铁与硫酸铜反应
三、<b >实验与探究题</b>
  • 3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1. (1) 【实验验证】在实验开始前先通一会一氧化碳,然后才开始加热玻璃管,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实验结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目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集中加热.发现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紫红色,石灰水也变浑浊了.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另一同学指出该实验装置存在不足之出,应该,目的是
  • 32.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由现象①③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向烧杯底部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中(能或不能)燃烧.

  • 33. 实验室通常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所用的装置为.如何验证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将制得的气体通入F中,会观察到,这说明了二氧化碳
四、<b >解答题</b>
  • 34.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过氧化氢溶液42.5克,加入1克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下的固体与液体的总质量为41.9克,计算:
    1. (1) 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
    2. (2) 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 35. 物质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现有6.4g A点燃后生成了8.8g CO2和7.2g H2O.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试确定A的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