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安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2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2017高一下·山西期中) 明清之际的学者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这说明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 B . 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 C . 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 D .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 2.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 B . 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 C . 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D . 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
  • 3. (2015高一上·武汉期中)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4.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处于(    )
    A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 .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D . 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 5. (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 “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为,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材料反映的是(    )

    A . 巴黎公社革命 B . 武昌起义 C . 俄国二月革命 D . 南昌起义
  • 6.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该材料出自毛泽东哪一著作(    )
    A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 《井冈山的斗争》 C . 《新民主主义论》 D . 《论十大关系》
  • 7. (2016高二上·南昌月考)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 . 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 . 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 .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 8.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 . 三大改造 B . 中苏关系 C . 文化大革命 D . “三面红旗”
  • 9.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 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 . 孟浩然 B . 杜甫 C . 李白 D . 王维
  • 10. 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 .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 . 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 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 .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 11.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 .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 礼乐与法治并举 C . 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 . 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 12.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该讲话表明(    )
    A . 抗日战争爆发 B . 国民政府主张全民族抗战 C . 国民政府对抗日前景乐观 D . 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犹豫不决
二、<b >非选择题</b>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 14. 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依据材料,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来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 (2) 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毛坑不拉屎的”的自私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材料二:1912年冬,哈尼斯曾坦率地告诉德国驻伦敦大使李奇诺斯基:英国必须竭力维持大陆两个集团的均势,决不能听任法国被搞垮;因此这种爆发时,英国一定会站在法俄一边。威廉二世也是心里有数的,他曾说:“当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进行最后斗争时,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将站在斯拉夫人和高卢人一边。”

    ——赵辉杰《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不过是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围绕是欧美人还是亚洲自己人对亚洲管理权的争夺,币中国人却阻止了日本人的“大东亚新秩序”计划。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前英德两国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怎样认识。
    2. (2)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材料三的观念。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对地震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震后,李四光根据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指出震源有可能向这个地区的东北方向发展。不久,在他所预计的地区又发生了一次地震。李四光根据同样的理论,对渤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提出预见。后来,在辽宁营口以及河北唐山发生地震的事实都证明这些预见是正确的。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多数中外地质学家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恢复经济和进行建设,急需大量的石油。……毛泽东曾十分担忧地对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表示他不同意中国贫油论。他运用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亲自指导全国石油普查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后来在那里发现了油田。

    材料三: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1. (1)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说明李四光在当时对地震生成和预测的研究依据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状况,说明李四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
    3. (3) 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应用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