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9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八·建湖月考)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 .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 .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 2. (2017九上·泰山期中) 据气象资料记载,1978年泰安地区冬天的最低气温为﹣21℃.这个温度读作(   )
    A . 零下21度 B . 零下摄氏21度 C . 摄氏负21度 D . 负21摄氏度
  • 3. “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路旁风景树 B . 路旁的房子 C . 小明乘坐的动车 D . 铁轨
  • 4. 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下列图象正确是(   )
    A . B . C . D .
  • 5. (2017九上·泰山期中)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 6. (2017九上·泰山期中)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 .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 .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 .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 7.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A与B B . A与C C . C与D D . B与C
  • 8.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 绐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B . 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 9. 下列哪个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
    A . 利用B超检查患者的病变 B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 . 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帮助司机停车
  • 10. 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震耳欲聋 B . 闪烁其辞 C . 掩耳盗铃 D . 耳熟能详
  • 11. (2017九上·泰山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A . 白雪融化 B . 冰冻的衣服变干 C . 阳光下露珠变小 D .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 12.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 . 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C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并排列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 13.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 . 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 .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 14. (2017九上·泰山期中) 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
    A .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B .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5cm C . 课桌的宽带约为75cm D . 现在室内的气温约为30℃
  • 15.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 16. (2017九下·扬中期中)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 , 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③④正确 C . 只有①③正确 D . 只有②③正确
二、<b >填空题</b>
三、<b >实验题</b>
  • 21. 如下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读数是℃.

  • 22. (2017·临清模拟) 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 (2)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 (3)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 23. 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1)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3

      96

      99

      100

      100

      100

      10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图象.

    2. (2)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热,但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
四、<b >计算题</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