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惠安县尾山学校等六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8-08-07 浏览次数:3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 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 . 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 . 出兵灭陈,完成国家的统一 D . 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 2. 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局面

    ②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

    ③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都是两世而亡

    ④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

    ⑤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 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在(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余杭 D . 涿郡
  • 4.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
    A .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 被尊奉为“天可汗” C . 设立西域都护 D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 5. 七年级(1)班排演历史剧《贞观之治》,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他扮演的名臣是(    )
    A . 姚崇 B . 房玄龄 C . 杜如晦 D . 魏征
  • 6.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A . 创立殿试制度 B .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 . 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7. 某史料对下图有如下介绍:“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

    A . 曲辕犁 B . 耧车 C . 翻车 D . 筒车
  • 8.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 .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 .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 9.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 B . C . D .
  • 10.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11.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外交关系 B . 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C .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 12. (2017七下·顺德月考)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西游记》 D . 《老子》
  • 13. (2017七下·厦门期末)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 . 唐朝长安 B . 北宋开封 C . 南宋临安 D . 清朝北京
  • 14. 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玄奘西行天竺 D . 遣唐使来华
  • 15.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 玄武门之变 B . 八王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安史之乱
  • 16.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陆游
  • 17. 下图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

    A . B . C . 西夏 D .
  • 18.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
    A .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 豪门大户的后代
  • 19.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
    A . 实行三年一换 B . 撤消所有权力 C . 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 . 分化事权
  • 20. 下图中人物在《满江红》中喝道:“壮志饥餐胡虏肉”,其中“胡虏”指的是(    )

    A . 匈奴统治者 B . 契丹统治者 C . 女真统治者 D . 蒙古统治者
  • 21. (2017七下·厦门期末) 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

    A . 玉米 B . 占城稻 C . 马铃薯 D . 花生
  • 22. 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
    A . 完颜阿骨打 B . 耶律阿保机 C . 铁木真 D . 元昊
  • 23. 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
    A . 陈桥兵变 B . 黄袍加身 C . 重文轻武 D . 澶渊之盟
  • 2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 B . C . D .
  • 25.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里“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 秦始皇、隋炀帝、宋太祖 B . 秦始皇、隋文帝、元世祖 C . 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 D . 汉武帝、隋文帝、元世祖
  • 26. 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 . 隋唐科举制发展 B .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 . 明清工商业繁荣
  • 27. 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澎湖巡检司 C . 台湾府 D . 台湾行省
  • 28. 下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

    A . 汉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南宋
  • 29. (2017七下·厦门期末) 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这一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府 B . 宣政院 C . 驻藏大臣 D . 理藩院
  • 30.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
    A . 海关 B . 总理衙门 C . 户部 D . 市舶司
二、<b >辨析题</b>
  • 31.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选购了一本书,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b >非选择题</b>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材料四:图7,图8。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4. (4) 图7和图8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图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据专家介绍,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宋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该船船体大、吃水深、操纵性好,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在船上还发现香料、胡椒、瓷器、钱币等物品,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

    材料三:表1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1.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2. (2)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3. (3) 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 (4) 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1. (1) 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