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9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填空题</b>
  • 1. 期中考试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的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小明和小华并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的.
  • 2. 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的身高约为165
    2. (2) 你走路时的速度约为1.2
    3. (3)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大约是0.08.(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 3.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 4.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产生的.
  • 5. 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1. (1) 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读数为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2. (2) 如图乙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 的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示数是

  • 6.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

    成绩/s

    13.6

    13.8

    13.7

  • 7.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 0.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球运动时间长,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 8. 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 9. 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其中BC段是过程,处于状态,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 10.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二、<b >选择题</b>
  • 11. 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振幅
  • 12. (2017·天津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1.8m B . 3.3m C . 4.8m D . 5.5m
  • 13.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 .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水,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 14.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 C . 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D .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 15. 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 . 杯中液态氮放热 B .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 .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 .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1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 .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17. (2016八下·麻城开学考) 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

    A .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 .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 .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 .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 .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液体充分接触 C .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 . 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
三、<b >作图题</b>
四、<b >简答题</b>
  • 20. 如图所示,烧瓶内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 21.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五、<b >计算题</b>
  • 22.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沈阳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京,7:0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次

    沈阳北开

    南京南到

    运行距离

    G1226

    08:00

    17:00

    1804km

    G1222

    08:15

    16:09

    1804km

    G1212

    10:37

    18:49

    1804km

    1. (1) 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2. (2) 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六、<b >实验、探究题</b>
  • 23.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 (2) 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 24. 木块从如图所示斜面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1. (1) 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2. (2) 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答案合力即可);
    3. (3) 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的数据如表,根据公式可算出每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

      实验次数

      木块质量/g

      运动距离/m

      运动时间/s

      1

      100

      1.000

      0.8

      2

      150

      1.000

      0.8

      3

      200

      1.000

      0.8

      4

      250

      1.000

      0.8

    4. (4)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选填“有”或“无”)关.
  • 25. 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 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1. (1) 请根据如表的数据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 (2) 根据图象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说明液面上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当水沸腾时,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
    4. (4) 通过实验可知: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均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6.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 (1) 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 (2) 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3. (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形成的.
  • 27.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1. (1) 写出你选用的物品:
    2. (2) 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 (3) 得到的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