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一中九年级上学期 期...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 . 基督教产生 B . 文艺复兴发生 C . 新航路开辟 D . 启蒙运动兴起
  • 2. 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今年5月1日开幕,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国家。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有(  )

    ①但丁     ②伏尔泰       ③达•芬奇        ④牛顿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17九上·扬州月考)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郑和
  • 4. 《文明经受着考验》一书中指出:“新航路开辟使西方从中获得了好处,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优秀的发展。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新航路开辟(  )

    A .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 让西方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C . 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5.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6. 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这个的国家“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这里说的“这个国家”指的是(  )

    A . 俄国 B . 日本 C . 美国 D . 英国
  • 7.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   )


    A . 华盛顿 B . 拿破仑 C . 林肯 D . 玻利瓦尔
  • 8. 1972年,毛泽东会见法国外长时说:“我比较熟悉你们的法国大革命,它曾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指(  )

    A . 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B . 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 C . 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 . 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 9.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

    A . 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B .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 . 世界由封闭转向互相联系 D . 新的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
  • 10.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上述材料选自(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11. (2016九上·西安期中)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 . 赫赫战功 B . 《拿破仑法典》 C . 加冕称帝 D . 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 12.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艺复兴 B .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 工业革命 D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3. 火车运行初期,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对此有人感叹“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了(  )

    A . 火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 . 火车使人的身份等级差别消灭 C . 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 . 科技进步有利于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 14.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 . 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 . 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 . 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 15.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俄国十月革命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俄国1861年改革
  • 16. 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 . 解放奴隶 B . 维护统一 C . 扩张领土 D . 建立霸权
  • 17. 有人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战争(     )

    A .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B .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 . 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D . 林肯总统被刺杀
  • 18.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B . 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革命 C . 战争期间都颁布和重要的历史文献 D . 战争结束都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 19.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

    A . “废蕃置县” B . “殖产兴业” C . “文明开化” D . “富国强兵”
  • 20. 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此文献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独立宣言》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人民宪章》
  • 21.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改良 B . 内燃机的出现 C . 电的发明和应用 D . 汽车的应用
  • 22.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

    A . 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 .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 .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 23.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欧洲的希望之光全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下列属于这场战争爆发前夕的形势图的是(  )

    A .      B .      C .        D .
  • 24.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 . 剥削工人的资本家 B .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D . 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 25. 有人说:“自达尔文之后,一切自诩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上帝、天庭及其他神灵统统灰飞烟灭,人类,终于可以自信地挺直腰杆翻身做主人了。”这样说是因为达尔文(  )

    A . 论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指出了一切物种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C . 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D . 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二、<b >材料分析题</b>
  • 26.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现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历史学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量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85年

    85万

    1856年

    87万

    普通群众

    80%

    40%

    1863年

    109万

    1866年

    130万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四: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抵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938年上升为3.8%,19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名工人中,有83216人活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的士兵。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1. (1) 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的条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中“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4. (4) 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英国发展的历程中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 27. 改革是强国之路。面对危机,只有接受变革,国家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的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 ……社会改革为社会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四: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大国崛起》

    材料五: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50年代使俄国、日本倍感“现代化的压力”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 (2) 你认为材料二中俄国“旧制度”主要是指什么?俄国为生存而接受的“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事件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什么“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4. (4) 根据上述材料,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