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五)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10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   )

    A . 董仲舒 B . 朱熹 C . 王阳明 D . 李贽
  • 2.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

    A .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 .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C .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 .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 3.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 .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 印刷术促进儒学传播 C .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 陆王心学的日益兴起
  • 4. (2016·宁城模拟)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 .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 5.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大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 蒙昧主义 B . 禁欲主义 C . 人文主义 D . 理性主义
  • 6. “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   )

    A . 揭示宗教改革本质 B . 诠释宗教改革原因 C . 鼓舞宗教改革热情 D . 冲击世俗权力阻碍
  • 7.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     )

    A . 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 . 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 . 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 .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8. 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   )

    A . 重视理论 B . 重视实用 C . 不求甚解 D . 具有理性
  • 9. 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而弃家出走。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     )

    A . 极度的拜金思想 B . 奋发向上的精神 C . 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D . 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 10.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

    A .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B . 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C .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 . 行书、楷书、隶书、草书
  • 11. 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 . 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 .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 D . 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 12.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障人耳目,改易其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 . 进化论 B . 日心说 C . 量子论 D . 相对论
  • 13.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是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

    A . 主张全盘西化 B . 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 . 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 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 15.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 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 .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16.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 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B .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普及和繁荣 C . 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比较偏激的思想 D .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17.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

    A .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民主与科学 ②新三民主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 . ②①④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0.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 . 钱学森 B . 华罗庚 C . 李四光 D . 袁隆平
  • 21.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二为”政治方向。“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A .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 .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 . 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 .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22.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

    A . 过渡时期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文革”十年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23. 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 24.

    朱铭在《中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5. 他,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折磨,却始终把“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作为座右铭,为世界创造出许多卓越的作品,被人们推崇为“乐圣“,这个人是

    A . 莫扎特 B . 海顿 C . 舒伯特 D . 贝多芬
二、主观题
  • 26. 材料  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 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6 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对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燏棻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与戊戌变法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2. (2) 材料所述改革介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洋务运动有何重大突破?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重重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