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三)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7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   )

    A . 老子 B . 荀子 C . 韩非子 D . 朱熹
  • 2.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两者都(   )

    A . 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 . 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 .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3. (2015高二上·双流期中)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

    A .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 . 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 . 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 .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 4.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 . 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 . 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 . 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 5. 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他们)拥抱现实生活——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 . 列宾 B . 罗丹 C . 凡•高 D . 毕加索
  • 6.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

    A . 实行三权分立 B . 中央和地方分权 C . 实行分权制衡 D . 实行君主立宪
  • 7.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材料中康德旨在说明(   )

    A . 思维方式的变革比政治革命艰难 B . 政治革命需要动员大多数民众的参加 C . 经济发展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前提 D . 推翻专制的革命需要民众的思想解放
  • 8.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

    A . 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 . 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 .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D . 印刷术: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 9. 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孟浩然
  • 10. “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

    A . 昆曲 B . 元曲 C . 秦腔 D . 京剧
  • 11. 《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     )

    A . 哥白尼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 12.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

    A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3. 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    )

    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②内燃机的创制

    ③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④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   )

    A .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 . 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 . 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 . 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 15. “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由私人报纸并以之监督国家行政;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材料评价的是( )

    A . 《海国图志》 B . 《资政新篇》 C . 《孔子改制考》 D . 《变法通议》
  • 16.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 . 《庶民的胜利》 B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 .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D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7.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 . 民主与自由 B . 民主和科学 C . 民族与民主 D . 民族与民生
  • 18. 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   )

    A . 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B . 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C . 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 D . 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
  • 19.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与内容不一致的是( )


    著   作

    内    容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探索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新民主主义论》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B . 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 . 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 . 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 21.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   )

    A .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 . 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 . 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 . 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 22.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 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C . 改革开放后提出 D . 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 23. 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 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 . 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 . 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 . 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 24. 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把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 . 铁路与飞机 B . 电视和电影 C . 网络与漫画 D . 报纸和广播
二、材料题
  • 25. 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2. (2)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3) 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

    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镇江、无锡、苏州、嘉兴、定县、峄县、青海、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6人,就性别看,男性138人,女性4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

    材料三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1. (1) 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 (2) 材料二反映了本次调查有何特点?并概述其意义。

    3. (3) 指出材料三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