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17-02-05 浏览次数:3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红富士”苹果的果肉脆甜多汁,食之芳香爽口.果农想将一块“国光”苹果园改为“红富士”苹果园“,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    )

    A . 种子繁殖 B . 扦插 C . 压条 D . 嫁接
  • 2. 在生物制作标本中,蝴蝶是一种很好的标本材料,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3. 在鸡卵结构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

    A . 卵黄 B . 胚盘 C . 卵壳 D . 气室
  • 4. 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些特定性状.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 . 基因 B . DNA C . 蛋白质 D . 染色体
  • 5. (2015八上·五莲期末) 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 . 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B . 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 . 黑色母羊必为Aa D . 白色公羊必为Aa
  • 6.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

    A . 2N→2N→2N B . 2N→N→N C . N→2N→N D . 2N→N→2N
  • 7.

    《爸爸去哪儿》中,阳光大男孩“石头“从爸爸郭涛那里获得的是哪一种性染色体(    )

    A . X B . XX C . Y D . XY
  • 8. (2017八下·榆林期末) 日本樱花树种曾带上国际太空站,在太空逗留了8个月.结果这颗种子种下四年就开花,比自然界的正常开花时间提早了整整6年,且花形与其母树完全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空旅行”使得该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 . 开花时间提早和花形的变异是由于樱花树的种植环境发生了改变 C . 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这株变异樱花树如再繁殖后代,后代的花形会恢复正常
  • 9.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

    A .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B .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 .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D .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 10. 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的是(    )

    A .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 .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 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 11.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 B . 原始生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 C .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相同
  • 12. 通过始祖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A . 鱼类和两栖类 B . 鱼类和爬行类 C . 爬行类和鸟类 D . 爬行类和哺乳类
  • 13.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 . 新陈代谢 B . 过度生长 C . 人工选择 D . 自然选择
  • 14. 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 .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 .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 . 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1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简单到复杂 B . 由低等到高等 C . 由水生到陆生 D . 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 16.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

    A . 克隆技术 B . 细胞工程 C . 发酵技术 D . 转基因技术
  • 17. (2015·安阳模拟) 下列生物技术中,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是(  )

    A . 发酵技术 B . 克隆技术 C . 转基因技术 D . 扦插技术
  • 18. (2015七上·福鼎月考) 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竞争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捕食关系 D . 寄生关系
  • 19. (2015七上·滦县期末)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20. (2015七上·滦县期末)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陆地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城市生态系统
  • 21. 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

    A . 水草 B . 大鱼 C . 小鱼 D . 蜻蜓的幼虫
  • 22.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 保护生物数量 B . 保护生物的柄息环境 C . 保护生物的种类 D . 保护生物的柄息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23. 下列关于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将秸秆集中焚烧 B . 防止汽车尾气污染,鼓励骑电动车 C . 禁止砍伐森林 D . 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
  • 24.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城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每个城里人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

    A . 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 . 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 C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 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
二、<b >解答题</b>
  • 25.

    如图是部分生物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 (1) 图甲是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

    2.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古诗中描述的是与图相似的一段生命历程.

    3. (3) 甲、乙两图中生物发育的相同点是

    4. (4) 在图丙中,供给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是[8]

    5. (5) 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长期的结果.

    6. (6) 丁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法是嫁接,为了提供成活率,操作时将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将基因组成是AA的芒果枝条①,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所结芒果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应该是

  • 2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现有一对夫妇已生育一女孩,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对夫妇男为有酒窝,女为无酒窝,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其中含有来自的遗传信息.

    2. (2) 父亲产生的正常精子中性染色体是

    3. (3) 遗传学上把有酒窝和无酒窝称为一对,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染色体上.

    4. (4) 已知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酒窝性状的一对基因,则父亲、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5. (5) 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有酒窝男孩的几率是

    6. (6) 若母亲实施了有酒窝美容手术,这种性状(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 27.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

    1. (1) 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 (2) 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作用.

    3. (3)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不断进化.

  • 28.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较为稳定的食物网,请依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2. (2) 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 (3) 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未体现的成分是

    4. (4) 当兔子吃草和狐捕食鼠时,物质和能量同时沿着流动.

  • 29. 2015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对雾霾.红色预警期间: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而高浓度的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间(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变量,而其它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 (3) 根据如表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什么时间)最大.

    4. (4) 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