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Ⅴ

更新时间:2017-01-09 浏览次数:7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政府军事技术落后 B . 军事指挥不当 C . 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D . 清闭关锁国
  • 2. 华尔,臭名昭著的洋枪队队长,双手沾满了太平军战士和中国人民的鲜血“多行不义必自毙”,他最后毙于(    )

    A . 南京 B . 慈溪 C . 青浦 D . 北京
  • 3.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日本 C . 英国 D . 英国和法国
  • 4.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 . 林则徐 B . 邓世昌 C . 岳飞 D . 关天培
  • 5. (2016七上·杜蒙月考) 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 . 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 C . 有许多西式建筑 D . 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
  • 6. 洋务派当时所办的工业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是(   )

    A . 安庆军械所                   B . 福州船政局          C . 轮船招商局                   D . 江南制造总局
  • 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洋务运动时期 C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 . 辛亥革命时期
  • 8.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层层深入的历程。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 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 B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D .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 9.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

    A . 谭嗣同 B . 康有为 C . 梁启超 D . 杨锐
  • 10. 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 康有为 B . 孙中山 C . 陈独秀 D . 蒋介石
  • 11. 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2. 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摰马列引国航.”这几句诗是为了纪念(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抗日战争胜利 D . 解放战争胜利
  • 14.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图片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国共合作的产物 B . 蒋介石担任校长 C .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 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 1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

    A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秋收起义 C . 遵义会议召开 D . 红军长征胜利
  • 16. 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 . 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 C . 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7. 蒋介石在某事件发生后,给张学良一封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日本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该事件应该是(    )

    A . 七七事变 B . 南京大屠杀 C . 九一八事变 D . 西安事变
  • 18.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以实际行动唱响这首战斗歌曲的是(   )

    A . 八路军一一五师      B . 十七路军       C . 二十九军     D . 东北义勇军
  • 19.

    下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指(   )

    A . 南京大屠杀 B . “三光政策” C . 细菌战 D . 旅顺大屠杀
  • 20. (2016·泰安)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平型关大捷 D . 淞沪会战
  • 21.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在新加坡举行。这是自1949年以后,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在此7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也曾有过历史性会见。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会见时的合影照片拍摄地应为( )

    A . 南京 B . 延安 C . 北京 D . 重庆
  • 22.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 . 淮海战役    B . 渡江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辽沈战役
  • 23.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 . 魏源 B . 张謇 C . 陈独秀 D . 胡适
  • 24. 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 《申报》 B . 商务印书馆 C . 《民报》 D . 中华书局
  • 25. 中国科举制度宣布废除在(   )

    A . 1905年 B . 1906年 C . 1911年 D . 1919年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 (1) 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 (2)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请说出对你影响最深的两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

    3. (3) 从这部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 (4)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 2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利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依次写出前三幅图文所相对应的运动名称。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 (2) 图3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中,哪一思想,他未能实现?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为实现“自强”“求富”而创办军、民工厂,请依次各举一例。

    4.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康梁发起的资产阶级改革,其经济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 (1) 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的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的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2. (2) 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 (3) 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 29.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日本屡次错误的选择,为中日两国人民、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了伤害、蒙上了阴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的选择】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摘编自《村山谈话》

    【现在的选择】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与此同时,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出于“国会事务”考虑为由,拒绝出席“9•3”纪念活动,且其任内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摘编自新华网

    1. (1) “国策有错误”之下,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2. (2) 面对日本错误国策之下的错误之举,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选择?请简单评析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

    3. (3) 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你认为日本首相是否应来参加“9•3”纪念活动?为什么?

    4. (4) 若要“不走错人类社会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你认为日本政府首先要做到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